本文共1204字
美國將於四月二日宣布對特定國家徵收對等關稅,不過川普稱政策具有彈性,市場正面看待,然低迷的交易量顯示,台股依舊瀰漫觀望氣氛,可留意市場青睞且相對關稅影響程度較低的產業。本周四出刊的《先探投資週刊》2345期就來協助投資人釐清對等關稅的烏雲,時間點正式進入第二季,對於投資人來說,如何重新選股布局才是這個時間點最重要的關鍵,首先,要聚焦基本面的話,可以從近期法說會著手,看看企業界面對關稅、美中對抗、通膨蠢蠢欲動等變數會如何應對。
聯準會主席鮑威爾談話過後,市場稍微恢復信心,股市也獲得喘息空間,然而全球政經局勢仍將持續隨著川普而變化,除了俄烏與中東兩地的實體戰爭的進展之外,川普計畫於四月二日宣布對特定國家徵收「對等關稅」,並稱當日將是美國的自由解放日,雖然實際名單尚未出爐,不過財政部長貝森特提到「骯髒十五國」,很有可能就是主要實施的對象。
從對美國貿易額名單排列,加上部分商品課徵高關稅的國家來推斷,亞洲包含台灣、中國、日本、南韓、印度、泰國、馬來西亞與越南,歐洲的歐盟、德國、愛爾蘭、義大利與瑞士,美洲的墨西哥與加拿大。川普曾經計畫對晶片、藥品、鋼鐵與鋁等課徵關稅,對台灣而言,就算台積電已宣布加碼投資美國一○○○億元,恐怕也仍有高機率受到衝擊。
川普對關稅保持彈性
川普也企圖將手伸進中立的聯準會,公開表示聯準會應該要降息,而近期決策會議點陣圖顯示,今年將僅降息兩次,不過四月起將再度放緩縮表,每月美債到期不再投資上限由二五○億美元降至五○億美元,整體縮表幅度由每月六○○億美元降至四○○億美元。主席鮑威爾在會後記者會提及川普關稅的不確定性,將使得硬數據(實際經濟數據)與軟數據(調查數據)出現明顯落差。
鮑威爾明確表示,縮減步調的調整不只是暫時措施,而是聯準會穩步推動量化緊縮結束的方式之一,縮表預期除了可舒緩美債供需,也等同減緩回收市場流動性的速度。此外,聯準會經濟預測報告也下調今年GDP預估值,從二.一%降至一.七%,並小幅上修失業率、通膨率與核心通膨率,不過利率路徑維持逐年降息預估並沒有改變。
回到即將引爆的對等關稅上,雖然川普表示政策具有彈性,且是互相的,但是並無意為關稅設豁免,並稱一旦開啟先例,就必須對所有人開放,川普的關稅政策,對美國將可帶來更公平的貿易條件,也或將能提升生產與就業等正面助益,不過卻也可能引發關稅戰,與新一輪的全球關稅壁壘,成本最終轉嫁回到美國企業與消費者身上,進而影響消費力,推升通貨膨脹並阻礙經濟成長。
台灣加權指數自一月高點至今已下跌逾一六○○點,近日在二四○日均線附近震盪,加上清明連假緊接在川普關稅政策之後,成交量能已多個交易日萎縮至三○○○億元之下,追價意願偏低,不過仍可留意各企業法說會展望、半導體白名單等題材,此外,軍工與航太產業近期受市場資金青睞,是短線值得特別留意的類股。
本文完整報導、發燒個股動態,以及更多第一手台股投資訊息,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345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