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077字
鴻海(2317)今年來遭外資大賣,統計至24日為止,合計賣超高達51萬5,152張,壓抑股價表現,近期更是屢探前低;不過,法人直言,鴻海股價不漲,並不是基本面不好,而是股性不好所造成,看好鴻海具有三大成長動能,未來股價有機會,法人認為,目前本益比不高,股價相對是委屈了,現在是一個好買點。
鴻海今年以鑽石級贊助商身分參與輝達在美國聖荷西舉行的GTC 2025,發布一系列AI軟硬體成果,內容涵蓋與輝達(NVIDIA)共同開發的次世代GB300 NVL72平台、人形機器人以及數位孿生技術實例,同時分享鴻海在三大智慧平台的最新AI運用,展現在AI領域的領導地位與未來發展方向。
鴻海是輝達(NVIDIA)GTC大會點名的合作夥伴,但從GTC登場到結束,鴻海股價卻是不為所動,不僅未受到激勵,甚至是屢探前低,市值也遭聯發科(2454)超車,退居第三大市值公司。
鴻海去年稅後純益1,527.05億元,年增7%,創歷史新高,每股純益(EPS)11.01元;去年AI伺服器營收成長150%,整體伺服器成長78%,今年將是AI人工智慧年,第1季AI伺服器不論是季對季,或是年對年,都將倍數成長,出貨量逐季上升;預估今年AI伺服器營收將破兆元,占整體伺服器營收比重達50%,整體AI伺服器市占率將達40%以上。
鴻海2月營收5,514億元,歷年同期新高,今年累計前2月營收1.09兆元,年增24.63%,為歷年同期新高;展望第1季,鴻海表示,目前2025年第1季能見度大約與市場預期相當,預期第1季季節性表現將優於過去五年平均水準,若相較於去年同期,則將強勁成長;展望今年全年將強勁成長。
基本面佳又有利多 股價卻一直不漲?
鴻海基本面表現不差,還有輝達的加持,但股價卻不漲反跌,外資今年來合計賣超鴻海51萬5,152張,3月來僅1個交易日買超,其餘都是賣超,3月來合計遭外資賣超19萬7,510張;到底鴻海會不會再下跌?可不可以買?就有法人為鴻海股價抱屈。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表示,對鴻海看法樂觀,鴻海最近4年每股都賺超過1個股本,且連續4年股利都超過5元,本益比不高下,股價顯得委屈,此外,鴻海還具有三個成長動能,股價漲不,不是因為基本面不好,主要市場覺得鴻海股性不好,但是,一旦股價發動時,股性也會隨著改變。
黎方國強調,鴻海是輝達GB200、GB300的最大受惠者,且董事長劉揚偉曾透露,今年來自AI伺服器的營收將會超過蘋果的營收,另外,還有來自電動車代工及機器人代工的成長動能,再加上原本蘋果手機的營收,其實,鴻海是可以買進的,目前股價落在160~165元是一個好買點。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