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77字
川普關稅戰沒完沒了,今年以來,外資對主要新興亞股全部站在賣方,以對印度的160.3億美元最多,再來是台股的148.3億美元、南韓的38.7億美元。今年以來,新興亞股以南韓漲9.6%最優,其次是越南的5%,但泰國大跌15%最重,其次是印尼跌12.5%,台股則跌4%。
印度股市上周大漲4%,高居亞股第一。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向思穎分析,印度經濟仍保持在擴張水準,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可望降至4%,預估央行將有降息空間,加上政府減稅措施有助於進一步刺激內需消費,都可望支撐印度股市。大盤料將有回穩契機,短線逢回不失為建立中長期部位的契機。產業方面,看好原物料與消費類股。
外資對台股本月來賣超金額超過96億美元,今年來賣超台股金額迅速突破100億美元。保德信市值動能50(009803)經理人張芷菱表示,價量持續背離仍是本波反彈走勢的隱憂,接下來須關注指數能否站穩年線、以及成交量是否開始放大並完成技術面底部型態。操作部分,若再跌破年線或是來到區間下方支撐時,可適時留意進場機會。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指出,輝達(NVIDIA)GTC大會加持力道逐漸發酵,人工智慧(AI)相關、機器人、汽車自駕、無人機等主題仍受到部分資金的青睞。不過,類股輪動快,加上市場信心保守,3月整體大方向仍不脫盤整的大箱型格局。現階段只能等待川普政策利空鈍化,預期台股短線難脫弱勢格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