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630字
昨日盤勢
上周五美股四大指數回檔,加上關稅利空陰霾,台積電(2330)領跌驚守月線,權值股、高價股普遍走弱。由於美國總統宣布對所有進口鋼鋁加徵25%的關稅,加上國際廢鋼漲價,眾多鋼鐵股齊揚。另外,營建族群因高殖利率吸引投資價值,帶動買盤增溫。
權值股表現,台積電下跌1.77%,鴻海下跌2.24%、聯發科下跌2.95%、廣達收平盤,台達電下跌2.53%。
盤面熱門強勢股,第一銅、大成鋼、鈞興-KY、竹陞科技、辣椒、點序、十銓、綠電、飛捷、訊連、IET-KY等漲停;中鴻、展達、鴻碩、昱展新藥、宜鼎等漲幅在7%以上。
盤面弱勢股,世紀、智崴、康全電訊、科誠跌停;桓達、安集、元太、迅得、凌群等跌幅6%以上。
終場加權指數下跌226.13點,收在23252.14點,成交量為3253.17億元。
觀察盤面變化,三大類股漲跌互見,電子下跌1.49%、傳產上漲0.27%、金融上漲0.53%。在次族群部分,以鋼鐵、電纜、營建等表現相對較佳,分別上漲3.54%、2.44%、1.30%。
資金動向
三大法人合計賣超239.85億元。其中外資賣超188.91億元,投信買超0.97億元,自營商賣超51.91億元。
外資買超前五大為凱基金、長榮航、大成鋼、富邦金、富喬;賣超前五大為台新金、鴻海、群創、兆豐金、聯電。
投信買超前五大為聯電、中信金、大成鋼、上海商銀、欣銓;賣超前五大為長榮航、永豐金、遠百、環宇-KY、陽明。
資券變化方面,融資增26.87億元,融資餘額為3087.22億元,融券增0.05萬張,融券餘額為33.86萬張。
外資台指期部位,空單增加1099口,淨空單部位30961口。借券賣出金額為101.39億元。
類股成交比重:電子81.19%、傳產14.65%、金融4.15%。
今日盤勢分析
國際關稅戰再升級,此不確定性勢必影響股市風險偏好。台積電(2330)1月營收再創歷年同期新高,激勵台積電ADR上漲0.89%,有利今指數反彈。
本週國際財經大事包括:聯準會主席鮑爾將於2/11-2/12赴國會作證並發表貨幣政策半年報告,2/12(三)美國公告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2/13(四)美國公告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等。重要通膨經濟數據,將牽動聯準會利率決策方向。
台股後市分析如下:
第一、台積電公布2025年1月合併營收為2932.88億元,月增5.4%,年增35.9%。台積電同時表示,公司1/21地震,扣除保險理賠後之相關地震損失約53億元,公司正傾力補足生產損失,針對全年的財務展望維持不變。台積電長期營運正向看待,惟川普關稅論阻礙科技股短期走勢。另觀察本週台積電赴美舉行董事會相關發言。
第二、鴻海公布1月營收5,387億元,歷年同期次高,年增3.16%,月減17.74%。主要是受惠AI雲端產品拉貨動能強勁,預估第1季表現將優於過去五年平均水準。AI硬體供應鏈,因DeepSeek橫空出世加上關稅戰衝擊,市場短期對ODM看法保守。鴻海法人籌碼弱勢,且借券賣出金額仍居高不下,推估待GB系列伺服器需求確定以及關稅實施時間明顯延後或取消後,產業前景將回歸正常賽道。
第三、台股技術面來看,加權指數量縮力守5日均線,技術指標KD、RSI轉為震盪。OTC上週五站上季線後,面臨季線下彎,盤面又受國際因素影響,昨日賣壓微幅增溫,後續若站穩季線有助中小型股良性輪動。
第四、盤面資金聚焦鋼鐵、電纜、生技新藥、第三方支付、營建、1月營收績優股等族群,包括大國鋼、大成鋼、昱展新藥、綠界科技*、華友聯、鈞興-KY、遠雄、竹陞科技等表現強勢。
投資策略
美股4Q24財報公佈至今,超過7成獲利優於預期,然關稅議題干擾投資氣氛,加上中國對美關稅反制、台積電赴美召開董事會等不確定性,短線上將持續區間震盪。
現階段操作,建議低檔承接、分批佈局、汰弱留強,同時也需預留現金來應應未來可能發生的變數。
選股方向以紡織鞋材、美國概念股、內需消費及消費IC、AI PC與顯卡,及高殖利率的營建等族群為主。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