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64字
航海王重回市場焦點,萬海(2615)13日應證交所要求公布2024年4月份自結財報,單月稅後純益達23.53億元 ,年增率逾十倍,每股純益(EPS)為0.84元。另外內外資法人均上調長榮(2603)目標價,帶動貨櫃三雄漲勢,統計三大法人近期連買情況,陽明(2609)共獲買超逾18萬張,長榮約2萬張,萬海逾4萬張。
資金湧入航運股,航運股今占大盤成交比重仍高達兩成,達25%,相比之下以往成交比重多達六、七成的電子僅占比47%,電子股熱度尚未回溫。統計近期三大法人買超貨櫃三雄的狀況,以陽明買超張數最多,外資和投信共聯手買超逾18萬張,其中外資連7買,投信連續12天買超,自營商則在連買4天後昨天轉為賣超。
長榮則沒有外資的連買買盤,投信連續2天買超,自營商連8買,共買超約2萬張;唯一持續獲三大法人同時連買的只有萬海,總計買超逾4萬張,其中外資連7買,投信連4買,自營商連7買。
萬海公布4月營收、獲利,4月合併營收為101.08億元,月增6.39%,年增24.32%,稅後純益達23.53億元 ,年增率逾十倍,EPS為0.84元。而萬海首季獲利就已扭轉去年虧損的窘境,稅後純益46.23億,EPS為1.65元.優於去年同期EPS虧損0.75元,更優於2023年第四季EPS 虧損1.39元。
滙豐證券也調高長榮目標價至240元,滙豐認為受惠需求的成長,加上紅海事件,運價維持高檔,在運價反彈下, 預期將帶動長榮第2季及第3季的獲利表現,長榮今年 EBIT 毛利率將達17.2%,決定調高長榮評等,由原先中立的持有調高至買進。
陽明14日以68.1元開高,一度衝達72.8元,盤中漲幅逾6%;長榮一度上漲至217.5元,挑戰2021年7月高點;萬海盤中上漲逾2%,漲勢縮小。
延伸閱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