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73字
盤面分析
台股昨(22)日開低收高,漲27點收16,344點,漲幅0.17%,但無法扭轉本周大跌命運。台股周線重挫3.4%,跌576點,平均日均量2,843億元。
指數回跌,外資再度轉為賣方,賣超金額擴大至1,056.9億元,改寫2022年6月中旬以來單周賣超最高金額;自營商連續賣超周數也推進至第八周,單周調節332.5億元;僅投信法人力挺台股,連續第八周買超,本周買超98.4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291億元。
受聯準會鷹派展望影響,上周外資短暫買超後,本周再度轉為賣超,累計9月來外資已調節台股超過千億元達1,307.7億元,金額超過8月調節的1,240億元,導致大盤欲振乏力,指數跌破半年線支撐,昨日指數開盤一度跌至16,202點,改寫5月下旬來新低紀錄。
除股市投資氣氛不振,國際油價也成為近期變數。沙烏地和俄羅斯的減產延長,造成油品市場龐大缺口,引發能源價格再度波動,目前布蘭特與西德州原油價格雙雙站上90美元大關。
投資建議
雖然近期受利空訊息影響,但從過往經驗看,每當美國停止升息後,成長股在營收與獲利往往能展現不錯表現,包括受惠於AI產業的電子零組件,且看好高階記憶體需求擴大,半導體明年需求可望上修。
至於電子通路、通訊網路等則在近期展現防禦性質。另外隨進入第4季,旺季行情帶動,台股有表現空間,搭配明年將登場的大選行情,將同步於第4季發酵。
短期資金集中流入AI伺服器評價初步已滿足,預期走勢震盪,宜逢回加碼,產業配置以半導體,AI伺服器在CCL、散熱、晶片、組裝等相關供應鏈、HPC等,傳產宜聚焦低基期的疫後國內需求及外銷型產業為主。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