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09字
根據過去經驗,2023年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出現正報酬機率大幅提高。自1999年以來,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從未經歷過連續兩年負報酬,在出現負報酬的年份之後,隔年的平均報酬率為正24.4%。而在負報酬年份之後,隔年出現兩位數報酬的機率高達80%。同時,最差殖利率如當年年底時大於8%,隔年負報酬的情形迄今僅出現過三次,分別是2000年、2002年和2008年。
安盛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投資組合資深經理Robert Houle表示,目前美國非投資等級債產業配置比例當中,多數產業維持在5%~8%的比例。
Robert Houle說,在美國企業信貸市場中,能獲得長期優越報酬的關鍵在於,透過基本面的信用分析,尋找信用不斷改善的公司債,將債券收益不斷的滾入投資,並致力避免本金損失,來達到複利效果。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過去每年(1987至2022年)的平均報酬率,收益報酬率是8.79%,總報酬率是8.35%。
根據統計,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市場違約率的長期平均值約為3.3%5,從過去12個月的表現來看,雖然預期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市場的違約率或許會高於現行水平,但不會重返市場嚴重混亂時期的高位(如疫情爆發或全球金融危機後的時期),同時,違約程度遠比過去輕微。
Robert Houle表示,從近期美國非投資等級債的槓桿率及利息覆蓋率來看,企業有能力從疫情後的反彈之中,產生收益和現金流,降低資本結構內的槓桿水平。因此,槓桿水平已經下降,未來會繼續下行,從數據上來看,美國非投資等級整體債市的結構仍然相當健康,大多數債券發行人的到期日,仍然在可控範圍內。
從2021年1月到2022年9月,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升評次數多於降評次數。2022年10、11、12月連續三個月降評次數多於升評次數後,2023年1月開始呈現升評多於降評的趨勢。美國槓桿貸款市場已連續九個月降評超過升評,市場主要焦點是將B評級下調至CCC評級,對較高評級的非投資等級債影響有限。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