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98字
聯準會關注的重要美國通膨指標上漲幅度超過預期,加上第四季勞動成本的提高,美債殖利率過去一周走勢震盪加大,債市表現漲跌互見。根據美銀引述EPFR統計顯示,過去一周投資級債續迎資金淨流入,非投資級債與新興市場債資金呈淨流出狀態。
安聯投信表示,美國聯準會密切關注的通膨指標數據-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PCE)上月創下去年 6 月以來最大月比漲幅,且消費者支出創下2021年以來最大漲幅,聯準會官員再次重申壓抑通膨的重要性。升溫的升息預期使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上周一度升破4%關卡、對債市帶來壓力,不過隨著公債殖利率的回落,部分債市獲得喘息。觀察全球主要債市上周表現,政府公債單周普遍收黑,信用債則是漲跌互見;其中美國投資及與非投資級債大多收紅、歐洲信用債則是多收跌。
安聯美國短年期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經理人謝佳伶表示,2022年市場主要不確定性來自於通膨及聯準會政策,2023年市場不確定性評估則應會來自包括對經濟成長率的擔憂以及企業獲利狀況等,市場已多預期美國經濟可能進入輕衰退的狀況。此外,在2022年聯準會快速升息下,利率應已接近此次終端利率,評估對市場的負面影響多已被逐漸消化;在通膨部分則已連續數月下降,預期2023年也將持續下降,但是否可迅速降至聯準會2%的目標,仍有待觀察。
謝佳伶表示,在當前經濟狀況下,預估2023年非投資級債違約率可能上升,但攀升幅度應不會大,主因包括不少體質較差的公司已於疫情期間淘汰,目前市場上發債公司多致力於降低債務比重、信用體質佳;其次因過往違約狀況主要源自於能源、原物料等產業,而在當前原料價格支撐下相關產業違約機率低;最後,因2022及2023年債務到期的比例低、企業再融資壓力相對有限。
展望美國非投資級債後市,謝佳伶表示,雖消費力道可能略為減緩使經濟轉弱,但整體發債公司的負債比及資產負債表仍佳;此外從供給面來看,雖有升息、量化緊縮等因素造成市場資金減少,但市場仍偏好高息產品、加上目前流通的債券總和減少,也有望對美國非投資級債帶來支撐。在觀察點部分,則應重點觀察如地緣政治風險、企業獲利是否持續向下修正、通膨下降速度、聯準會終端利率及美元走勢等指標。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