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不畏鷹氣逼人 資金回流美國股市和投資級債

本文共971字

經濟日報 記者王皓正/台北即時報導

美國一月消費者和生產者物價指數年增率雖較上月為低但高於市場預估,多位聯準會官員強調進一步升息以遏制通膨的必要性,鷹派氣氛以及美中緊張關係升溫,導致亞股和美國史坦普500指數承壓,所幸歐洲股市上漲支撐全球股市週線僅下跌0.22%。

全球資金面則透露出有進場撿便宜的買氣,過去一週整體股票型ETF資金淨流入81.08億美元,較前週成長1.36倍:美國股市反出為入吸引8.59億美元淨流入;全球型、歐洲和新興市場、亞太股票型則持續淨流入;但中國大陸淨流出擴大為26.98億美元。產業ETF部份,近周淨流入的前三大產業為:金融、工業、核心消費;淨流出前三大產業為科技、醫療保健和非核心消費。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市場正在調整對於聯準會未來政策路徑的預期,根據芝商所FedWatch顯示,市場預估三月、五月及六月會議將各升息一碼,終端利率將升至5.25%~5.50%,高於前一週預估的5.00%~5.25%,之後將維持利率不變至11月份。儘管市場對於聯準會最後還會再升息幾次存在高度敏感性,導致股債市震盪加劇,與其在旁觀望等待最佳時機進場,不妨先做好投資組合,建議宜有一檔平衡型、一檔股票型及一檔債券型基金,提前卡位升息末段投資契機時也可藉由資產互補特性降低波動風險。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建議投資人可採取靈活配置的美國平衡型基金為核心;考量全球股市近期陷入漲高後的震盪整理,有助消化過熱的技術面壓力,建議先觀察年線支撐作為技術面是否轉弱的參考指標。單筆投資以較不受景氣循環影響的基礎建設、公用事業產業為先,並透過大額定期定額策略參與生技及科技產業創新商機,而中國經濟重啟及三月兩會題材有利中國及新興亞股春季躁動行情,積極者可留意震盪買點。此外,債券殖利率墊高的收益機會浮現,建議首選側重高評級債的精選收益複合債型基金。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愛德華.波克表示,美國經濟仍相當具有韌性,聯準會緊縮貨幣政策的效果可能需要在六至九個月後才會陸續顯現,因此若是通膨在下半年明顯減速,應可看到升息終點。雖然今年企業的營收與獲利下滑,然而仍有具備營運效率與維持利潤率的優質企業機會可尋,預期股市將延續震盪走勢,但可趁此發掘股價被錯殺的優質標的。相對而言,則更看好高品質債券將優於股票的機會,因為在債券殖利率大幅攀升後,締造未來債息和資本利得很大的收益空間機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三大法人賣超台股148.52億元
下一篇
外資連五賣 台積市值蒸發兆元 面臨520元保衛戰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