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156字
台股獲利動能持續降溫,預期今年EPS將年減13.9%,在亞太除日本之外地區中排行倒數第二,滙豐並認為全球終端需求依然疲弱,半導體及智慧型手機等泛消費性電子產品庫存正不斷增加,科技景氣未來數月仍難見落底跡象,因此將台股評等下調至「減持」,目標點位14,660點,建議擇優布局,看好台積電、大樹、台達電、豐泰、遠傳、聚陽,不看好巨大。
滙豐分析,以半導體來看,過往景氣下行的主因是供過於求導致庫存進入去化周期,進而進入修正階段,而此次的總體經濟疲軟使得終端需求消費更不明朗,此次的修正幅度和長度或將較過往的修正來得嚴重。
基於庫存仍高,預期半導體產業稼動率將落至85%以下,跌破前破低點。經過季節性調整後,電子產品的庫存出貨比(IV/SH)較五年平均水平高出53%,顯示科技股短期前景不甚樂觀。
滙豐指出,除了電子產品外,非科技產業中的紡織、窗簾、自行車需求也持續修正,影響相關供應鏈,不過,滙豐看好內需經濟消費可望重新加溫,未來在政府推出相關刺激措施下,報復性消費將有助零售和餐飲等相關業者營運回穩。
滙豐將美國伺服器今年出貨量由年增11%下調至3%,今年全球伺服器出貨量相映由年增2%下調至年減1%。全球筆電去年出貨量年減23%,今年減幅縮小至年減5%,然基於通膨居高不下,不排除出現年減10~20%的情況。ABF儘管已經歷嚴峻的修正,但滙豐預期最糟的情況還未過去,主要客戶持續削減訂單,ABF業者今年訂單能見度有限。
需求於疫後時代逐步轉趨正常,航運產業持續面臨挑戰,且在2023~2024年新船將陸續交付下,航運供給增加,使滙豐對於航運產業前景轉趨保守,惟滙豐指出對於供應鏈來說,隨航運價格滑落,成本壓力也會隨之降低,不失為一正面消息。
滙豐預期台灣GDP的成長幅度將由2022年的2.6%放緩至2023年的1.6%,目前市場對於台股今年EPS的預期為年減13.9%,在亞太除日本之外地區中排行倒數第二,僅略優於韓國年減16%,其他如香港、印度、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印尼則年成長22.5~3.8%不等。滙豐另預期台灣央行會將利率維持在1.75%的水準。
科技產業中,滙豐相對看好上游半導體和電動車,保守看待ABF、PC、NB、自動化、伺服器和IC設計;非科技產業中,看好零售、電信、紡織,持平看水泥、鋼鐵,保守看石化、自行車。個股方面,看好台積電、大樹、台達電、豐泰、遠傳、聚陽,不看好巨大。
儘管今年基本面未有太多成長空間來拉動股市行情,但台股預期今年仍會有4%的高殖利率,在主要亞太股市中,僅落後新加坡4.3%,其他如香港、韓國、大陸、印度殖利率則有3.4~1.6%不等。
高殖利率是台股投資焦點之一,滙豐點出十檔高殖利潛力股,包括京元電子、聯發科、聯詠、日月光投控、華碩、廣達、和碩、緯創、長榮、緯穎。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