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開年首周ETF資金流向動能較弱 債市續任吸金要角

本文共1216字

經濟日報 記者王皓正/台北即時報導

聯準會利率會議紀錄強調抗通膨決心,不過12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幅雖高於預期,但薪資增長放緩引發市場期待將為聯準會放慢升息提供空間,中國大陸官方各部會促進經濟成長的宣示提振市場信心,不過因甫開年交投較為清淡、ETF資金流向動能也較弱。根據彭博資訊,今年首週整體股票型ETF資金淨流出17.94億美元,主要為淨流出中國大陸28.36億美元、淨流出美國11.61億美元、淨流出亞太區10.85億美元,相較之下,全球股票獲17.71億美元淨流入,新興市場與日本分別獲9.67億美元與5.1億美元淨流入。產業ETF部份,近週淨流入的前三大產業為:工業、非核心消費與原物料,淨流出前三大產業為主題、能源與科技。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美國12月就業報告勾勒出美國經濟有望軟著陸的期待,也可能促使聯準會進一步放慢升息步伐,激勵2023年首周全球股債市開出好彩頭。不過由於聯準會政策走向將以數據為依歸,未來一週將有CPI通膨數據發佈,一月中下旬也將進入企業超級財報周,預估消息面仍將牽動市場波動。建議投資人樂觀中仍應保有風險意識。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建議,因應市場多變環境,建議以採取靈活配置的美國平衡型基金為核心,而因應景氣下行風險及債券殖利率墊高後的收益機會浮現,建議依照個人風險屬性增持適合的債券型基金,首選側重高評級債的精選收益複合債、美國政府債或全球債券型基金。聯準會放緩升息步調預期有助提振股市信心,但終端需求疲弱讓企業獲利面臨下調壓力,不同區域及類股受到的影響程度不同,建議第一季靠攏於基礎建設、公用事業產業及美國股利成長型股票基金,並透過長期定期定額策略參與生技及科技產業創新商機。另一方面,中國大陸防疫鬆綁、政策從加強監管轉為以提振經濟為導向,看好中國大陸經濟重啟將帶動中國大陸及新興亞股表現,積極者可列為金兔年紅包行情布局首選。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愛德華.波克表示,進入2023年預期聯準會政策將趨近轉向停止升息並且將維持較長一段時間,相信利率攀揚的走勢已幾乎告一段落,拉長存續期鎖住高殖利率水準將是2023的核心策略之一,看好高品質債券投資前景將優於股票,樂觀情境下預期投資級債可望創造雙位數潛在報酬,即便基本面惡化也可望表現勝出,不過,一旦市場信心改善,股票資產亦有可增加收益與報酬的機會。

富蘭克林美盛基礎建設價值基金經理人尼克.蘭利表示,基本情境為美國經濟可能會衰退,但衰退應僅為短暫,通膨自高檔放緩但仍將高於央行目標,年底可能降至3~3.5%。由於基礎建設提供經濟活動中的必要服務,受監管資產基礎規模(RAB)穩健成長將帶動未來獲利、股利和現金流量成長且可預測性高,再加上公司能把通膨與利率轉嫁給終端消費者,獲利維持穩定,有望展現韌性。現階段看好基礎建設四大主題,包括脫碳趨勢、全球經濟分裂(供應鏈重組和在地化生產帶動新的貿易路線和基礎建設需求)、5G演進、以及上市基礎建設股票評價面比未上市基礎建設資產便宜之優勢。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台股上漲213.05點 三大法人買超460.04億元
下一篇
台股三重作帳概念 法人狂敲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