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165字
2023年第1季雖仍有不確定因素擾動市場,但升息循環有望在今年迎來尾聲,法人看好,在企業營運體質仍然穩健,且評價面具吸引力之下,中長期投資機會浮現,首季可以「RABBIT」配置策略來因應,既搶反彈且兼顧息收;在ETF配置上,首選台股高息ETF、金融債與公用事業債ETF。
群益投信表建議可依個人投資屬性與風險偏好,在今年第1季,以「RABBIT」配置策略來因應,R代表Rebound搶反彈,可留意美股基金與台股基金;A代表Asia,以迎接解封復甦的中國股市和經濟成長動能強勁的印度股市最值得留意;BB則代表Best Balance,訴求穩健的投資人可參考多重資產基金或目標風險組合基金來參與市場。
I代表Income,包括殖利率在主要股市中相對誘人的台股高息ETF,及優先順位非投資級債和金融次順位債;T代表Technology,尤以各國積極發展的多元電力與電動車板塊最值得關注,投資人不妨透過同時布局此二大領域的雙電基金來參與。
群益投信固定收益部主管林宗慧表示,去年受到通膨高企的影響,俄烏戰爭影響全球供應鏈更是讓通膨問題雪上加霜,主要央行積極升息,造成經濟活動出現放緩,全球需求活動轉弱,這些原因都進一步造成風險性資產波動劇烈。
林宗慧說,後市來看,在基期效應下,美國通膨在去年第4季觸頂滑落,儘管仍未解除央行的升息壓力,不過若通膨水準保持降速,今年有望迎來升息政策的尾聲,搭配各區域經濟前景不盡相同,主要央行貨幣政策可能開始分歧,收益率投資機會可望恢復。
就資產特性來看,經歷公債利率大幅上調後的信用債,現階段收益率來到極具吸引力的水準,企業信用體質也保持健康,信評維持調升趨勢,預期違約率水準仍將保持低於長期平均,表現可以期待,若進一步綜合考量殖利率、存續期間以及波動風險,投資級債中以金融次順位債、非投資級債中以優先順位非投資級債最為值得留意,主因在於其都具有高息優勢,但存續期間相較同類型債券較低,有助抵禦市場波動,可作為優先考量的標的。
群益投信國際部主管洪玉婷表示,主要央行採取升息舉措力抗通膨,雖令國際股市波動劇烈,經濟前景更引發市場疑慮,不過隨著通膨可望逐步降溫,且通膨與升息預期也已多反應至市場價格中,讓股市投資契機浮現,區域來看又以美國、中國、印度與東協相對看好。
群益投信ETF與指數投資部主管張菁惠表示,面對機會與風險兼具的投資環境,投資人可善用ETF來進行資產配置,在第1季ETF投資配置上,股票型ETF建議優先考慮台股高息ETF,主因台股高息ETF向來為存股族長期投資的首選工具,因台股無論現金股利率或配發率均在全球之冠,現階段在台股相對低檔位階,適合進場撿便宜。
在債券ETF方面,則建議以資產品質佳的投資級債ETF為首選,以抵禦未來經濟下行風險,現階段以行業基本面穩健之金融債ETF、公用債ETF最值得留意。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