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G.O.L.D給利 法人:ESG金融收益多重資產登場

本文共924字

經濟日報 記者廖賢龍/即時報導

瞄準台灣投資人對於金融股債的穩健息收需求,中信投信將於2023年1月9日至1月13日募集台灣首檔的中國信託ESG金融收益多重資產基金,具備「G.O.L.D」四大優勢:成長力(Growth)、趨勢力(Opportunity)、防禦力(Low Default)及收益力(Dividend)四力合心,短期可抗景氣波動,長期則具收益空間。

成長力(Growth): 2023年的總體環境仍具不確定性,中國信託ESG金融收益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張勝原表示,金融業是直接受惠升息的產業,短期存放淨利差及長期利息收益都可望提升,進而提高獲利,另根據第3季財報顯示,美國銀行業淨利差已突破3%,預估升息效益將逐步反映在財報獲利,並支持明年營運表現,銀行業獲利成長力仍穩健。

趨勢力(Opportunity):升息環境帶動債券殖利率來到近十年新高,資金一開始往債券市場流入。張勝原說,該檔基金的主要配置為收益性資產,特別是防禦性的投資等級債券,為目前核心配置,預期隨2023年升息進入尾聲,債券投資除可賺息收,長期更具創造資本利得的機會。

防禦力(Low Default):自金融海嘯後,金融業監管更加嚴苛,面對2023年的市場不確定性,金融業防禦力更加十足,張勝原指出,國際金融穩定委員會將金融集團分級,要求列在各個級別的金融機構須額外提列更多資本,提高應對風險能力,例如摩根大通需額外提列2.5%,花旗、滙豐控股及法巴銀行則須額外提列2%,也就是說,大型金融機構在財務結構上更加具有保護力。

面臨嚴峻的經濟挑戰,金融業發行的債券更具保護力。張勝原表示,屬高度監管的金融機構,因財務體質相對強健,也讓所有金融機構發行的債券違約率維持相對低點,40年來全球遇到多次危機,所有金融機構發行的債券平均違約率僅0.56%,只有非金融業的三分之一。

收益力(Dividend):金融資產收益實力攀至近10年新高,張勝原表示,在聯準會升息刺激下,金融非投資等級殖利率已突破9%,金融特別股殖利率則高達5.67%、投等債也有5.43%的水準,相對優於台股及全球股息率。

整體而言,張勝原表示,結合金融機構穩健營運特性,同時基金將以短天期投資級債券及特別股,作為基金核心收益來源,創造優質收益。

金融資產殖利率相較於其他主要資產亮眼
金融資產殖利率相較於其他主要資產亮眼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三大法人買超台股77.98億元
下一篇
泰山配息恐生變 律師:違公司治理 證交所需保護投資人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