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群益曾炎裕 利多恐鈍化

本文共1077字

經濟日報 記者黃力

群益投顧副總裁曾炎裕表示,目前至2023年第2季各月的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會持續滑落,但市場對利多鈍化。通膨議題暫時遠颺,而未來焦點是和與聯邦利率相比:只有CPI年增率低於聯邦利率一段時間,降息議題才有必要性,CPI年增率降至2%,美國聯準會(Fed)才能說服自己可以降息。

對台股投資面的影響上:美國CPI年增率下降、Fed升息壓力趨緩,美元下跌,美元指數跌破104,關注新台幣能否上漲吸引外資匯入引發資金行情,指數才能挑戰前高。實務上必須考量外資年底放假與否:一部分外資是照日曆耶誕放假,全球股市量縮。

台積電(2330)續扮演半導體股王本色,德國《每日鏡報》更報導台灣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島嶼,沒有台灣全球進步就會停滯,全世界政府與大客戶都希望台積電前往該國設廠,台積電具備「不可取代性」,全球保護台灣不受中國大陸侵略已成共識,更重要的是新廠都要2024年後才量產,現階段根本沒有去台化的能力。

《經濟學人》雜誌預測2023年全球十大趨勢,其中報復性旅遊是影響明年投資與經濟的重大變數。疫情解封後市場供需大逆轉,原來疫情被裁減人力已轉換職場,現在須大幅調薪才能找到人,包括機師,空服員,行李搬運工,飯店服務人員、清潔工等出現逆轉性需求。

台灣長期低薪問題也是2023年的焦點,通膨數據和民眾感受完全不同,麥當勞漲價、計程車2023年4月漲價;旅遊方面,台灣2023年出境旅遊會成為主流,世界各國解封,跨境旅遊將出現報復性需求,春節前高檔餐飲一位難求,這些解封商機都是民生化議題,帶動相關個股上漲。

另一方面, 美中半導體大戰上演續集:美國聯合荷蘭與日本推出新的中國大陸半導體設備出口管制,限制大陸購買半導體成熟製程設備;另一方面,大陸提出人民幣1兆元補助,可能放在汽車及消費性電子產業的成熟製程,中芯國際將提高28奈米成熟製程產能,如果價格戰開打,將對台積電之外的晶圓廠造成衝擊。

12月15日美國商務部公告36家大陸企業納入黑名單(實體清單),嚴格限制它們獲取美國技術,其中21家被認定是人工智慧晶片AI研發與設計、行銷和販售公司;另外九家企業與大陸軍方發展極音速和彈道飛彈系統有關。同時,美國國會正準備立法禁止美國政府購買由長江存儲、長鑫存儲或中芯國際生產的半導體產品。

投資錦囊

封關行情分三部分。指數與權值股:如果要拉高指數,台積電股價必須向上突破,而櫃買市場年底表現優於集中市場的慣性,代表本國資金仍偏多。投信作帳概念股:中小電子股為主但多數籌碼可能凌亂,傳產股籌碼相對穩定。集團股美化帳面:通常11月提前發動,12月中旬開始釋出利多吸引人氣。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台積電第4季美元財測未變 法人估11月12月營收月減二成
下一篇
10檔傳產題材股 買盤轉進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