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安盛投資:2023年將是升息與通膨的拉鋸戰

本文共1390字

經濟日報 記者廖賢龍/即時報導

安盛投資管理投資組合經理劉茜說, 2023年將是升息與通膨的拉鋸戰。過去利率長期維持低點,且通膨受控的平衡狀態已被打破,從2020年起,通膨與政策利率之間差距巨大,以美國為例,消費物價指數(美國所有商品平均值)與利率(聯邦基金實際利率)的差距逐漸增加, 顯示通膨已經成為全球金融市場明年必須面對的重大議題。

根據1970年代全球兩次石油危機所引起的通膨危機經驗,在通膨風險升高的現況下,美國聯準會今年多次升息因應,2022年累計已升息12碼,由於過度激烈的利率調升將引發嚴重的經濟衰退,市場普遍認為經過一連串的升息政策之後,聯準會將轉為較為緩和的升息步調,但美國目前的勞動市場失衡持續推動高工資增長,成為整體通膨強勁的最終擔憂,從數據上來看,美國的通膨率已經來到40年來的高點,因此,預估聯準會將繼續收緊政策,減慢總需求,並維持通膨預期穩定。

推薦

美國利率走向的決定因素在於通膨是否回落,而通膨回落的關鍵則視美國勞動市場是否重新回到平衡,同時,歐洲能源價格能否回復正常。反觀歐洲的通膨動力,則是因為能源危機,大幅推高能源價格和通膨。促使歐洲央行被迫收緊貨幣政策,引發經濟衰退,但受到俄烏戰爭影響,歐洲天然氣價格波動極大。

劉茜展望各類資產的未來:

股票資產

•對股票資產持負面態度;

•全球股票評價已大幅調整,剩餘的下行空間將取決於經濟低迷所導致的獲利調整;

•由於實質利率急升,企業股票估值仍不算便宜;

•2023年對企業的獲利共識仍然過分樂觀,受國內生產總值減慢影響,2023年的獲利成長應會放緩。原物料成本、勞動成本及財務成本不會輕易降低,利潤率壓力應會繼續使市場承壓;

•企業獲利隨著經濟活動放緩而惡化,而持續的通膨迫使央行進一步放緩經濟成長;

•在經濟衰退風險增加下,對投資組合的股票維持減碼部位,近期通過看空的避險策略獲利,降低減碼配置。

債券資產

•對長期主權債券持正面態度,市場關注衰退風險,而央行升息周期已完全反映,央行的鷹派態度明確使經濟放緩,主權債券的評價變得更具吸引力;

•在看好短期非投資等級債,基於收益率和利差的水準,從收入角度看,一些短期非投資等級債券日益具吸引力;

•對投資級信用資產持中立態度,在最近的價差擴大後評價有所改善,但吸引力不足以保證增持;

•對高收益資產持中立態度,目前的價格水準將在中期帶來正報酬,但違約預期將隨著經濟活動減緩而攀升。

劉茜說,風險控管策略共有三種模式,第一是風險分散的投資組合,在極端的金融危機期間,大多數資產類別往往產生負報酬,如何組建一個真正風險均衡、更多樣性的投資組合,就成為投資者未來最重要的課題。以最佳收益基金為例,近期就是採取減碼風險性較高的股票資產,增加短期非投資等級債與主權債券的部位,達到規避短期風險並提高收益率的策略。

第二是彈性的資產配置,當市場波動度突然加劇時,要找到適當時機來降低風險就變得極具挑戰性。過去平衡型基金常見的股債配置股債比多是 6:4,或者 5: 5 的配比,在2020年全球疫情前,的確為投資者達到兼顧報酬率與風險性的功能。但是明年的情況將大大不同,即使疫情已經接近結束,但全球各產業的運作模式逐漸改變,加上壓力漸大的高通膨時期來臨,單純股票搭配債券的組合已無法因應兼顧提高報酬與降低風險的需求。

第三是避險策略,為了降低部份股票風險,投資於具流動性的避險工具,讓投資組合可以在動盪的市場環境下,降低部分的風險。

安盛投資管理投資組合經理劉茜(安盛投資/提供)
安盛投資管理投資組合經理劉茜(安盛投資/提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一周熱門零股/國泰金、永豐金、緯創 躋身十強
下一篇
智慧城市概念股 大盤聚焦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