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光學鏡頭有基之彈 大立光2023年三個利多

提要

股王回歸 光學股破底翻 潛望式鏡頭、車用鏡頭、AR/VR需求接踵浮現

大立光。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大立光。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本文共1195字

經濟日報 先探投資週刊

蘋果明年有望加入智慧型手機長焦距鏡頭戰局,全球鏡頭一哥大立光成最大贏家,加上汽車全自駕時代逐步到來、AR/VR應用亦將趨於成熟,鏡頭產業沉寂多年,將迎來有基回歸!

本周四出刊的《先探投資週刊》2224期將以光學股重回市場人氣關注的產業為主軸,除了深入探討明年鏡頭可能出現的新設計方案外,也分別針對國內光學股業務以消費性電子產品、車用鏡頭產品兩大類不同的族群介紹。

推薦

蘋果將在二○二三年的新機iPhone 15 Pro Max(將有可能改名為iPhone 15 Ultra)首度配置自家開發的潛望式鏡頭(Periscope Lens)傳言,在十月中大立光法說會上間接被確認,執行長林恩平說,明年在潛望式鏡頭的需求有明確出貨的趨勢,經法人圈一番的供應鏈確認,明年蘋果旗艦機種導入潛望式鏡頭將成真,激勵土洋法人資金底部卡位,大立光重奪股王寶座,並帶領沉寂多時的鏡頭股重返榮耀,未來幾年在包括全自動駕駛、AR/VR等應用市場都少不了鏡頭需求下,鏡頭股的股價多頭回歸,已有「基」可循。

智慧型手機採用潛望式鏡頭,早自二○一五年華碩推出首款Zenfone Zoom鷹眼手機,並與日本Hoya合作採用潛望式鏡頭方案,就已初試啼聲,直至二○一九年中國華為與Oppo先後推出搭載具有五倍光學變焦或十倍光學變焦的潛望式鏡頭,市場對於潛望式鏡頭的導入開始寄予高度厚望,爾後在旗艦機種配備潛望式鏡頭都已成為三星及中國等非蘋手機廠展現技術實力及刺激銷售的必殺技。

不過,因美中貿易戰及疫情衝擊,這兩年智慧型手機銷售受到衝擊,品牌廠在鏡頭的長焦距之戰也暫歇,加上陸廠同業加入分食市場,使得全球鏡頭一哥大立光獲利下行,並進入長達四年的失落期,股價一度跌至一五○○元以下。

蘋果潛望鏡頭手機呼之欲出

然科技的進步總是不停歇,有技術實力的廠家也不會永遠寂寞!蘋果明年將在旗艦機種Pro Max導入潛望式鏡頭,因僅有一款會導入,一般認為,這對於大立光明年的營收及獲利貢獻有限,但卻是股王重返榮耀的起始點。摩根大通估算,蘋果若在明年將手機鏡頭由遠攝鏡頭改為折射光路的潛望式鏡頭,明年下半年的營收貢獻約有二八億元,約占明年下半年營收的九%或全年營收僅五%左右。

林恩平日前針對潛望式鏡頭前景表示,如果市場反應好,其他品牌將會跟進,由於從設計到測試驗證要跑六個月,加上設備準備,估計要一年,並會在下一年的循環、也就是二○二四年會看到,明年蘋果新機的貢獻雖仍不大,但卻是中長期趨勢轉變的開始。

非蘋品牌有望跟進擴大並普及潛望式鏡頭的採用外,一般認為,若明年蘋果旗艦機採用潛望式鏡頭的銷售反應良好,蘋果將在二○二四年的iPhone 16 Pro系列機種都將採用,那麼,二○二四年大立光來自於高毛利率的潛望式鏡頭營收貢獻就可倍增至逾一成以上,並帶領大立光營運重回成長軌道。

本文完整報導、發燒個股動態,以及更多第一手台股投資訊息,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224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先探投資週刊》 創刊於1980年,成立宗旨是建立完整掌握國內產業投資動態的指標性刊物,每週五出刊,不但完整掌握一週投資訊息,同時準確預測未來一週的動態趨勢。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電子金融疲弱 台股量縮下跌32點收15,419點
下一篇
台股內資力挺 沒被嚇倒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