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050字
你覺得股號11開頭就是水泥股嗎?以後要打破舊思維。臺灣證券交易所為避免未來發生股號不夠用的投資市場大災難,提前修改證券市場編碼原則,未來公開發行公司編碼將去市場別、去產業別,改依申請公開發行時間順序,依序給予現有四碼剩餘號碼,新辦法自2023年2月13日起實施。
打開國內證券市場編碼史,1101是台泥、2330是台積電,上市櫃公司有四位數字股票代號是股民都知道的基本常識,老股民都知道股號開頭前兩個數字代表產業,而同一產業在集中市場、櫃買市場的前兩碼數字也不同,早期上櫃公司若轉上市掛牌還得更改股號,但2003年起上櫃轉上市便不必再換股號;但隨著台灣產業結構改變,上市櫃公司以電子業為主,使得「23XX」早早用光,再追加「24XX」還是不夠用,證交所窮則變變則通,開始推出「69XX」等一系列不分產業的共用碼。
不過,現在公開發行公司產業類別大多集中在電子工業及生技醫療業,如果繼續沿用產業類別作為編碼首要原則,恐有傳統產業預留編碼數過多,而科技等大宗產業類別編碼數不敷使用的不衡平現象。以11開頭的水泥股為例,國內大型水泥公司幾乎都已股票上市,不易再有大量水泥公司申請股號,但目前「11XX」編碼只到1110的東泥,變成占著號碼卻無公司申請的形成「蚊子號」,形同資源不效率。
解決問題必須端本正源。早於企業股票上市櫃掛牌之前,企業必須先申請公開發行,申請公發時,就有股號編碼。現行規定是,新申請時,依其類別,於相同上市類別中,依序給號,相同上市類別的號碼用完後,再於上櫃相同類別中給號,而上市櫃時沿用公開發行時給的代號;未來若更改產業類別市場別變更,則依一碼到底原則,代號不更動。
證交所考量四大面向後,決定出手解鎖「蚊子號」,修改「中華民國證券市場編碼原則」,將股票編碼去除產業別原則。證交所考量的四大方面,首先是目前四位數字碼僅剩二千多個,假以時日將告罄;其二是未來若因此得調整數字碼至五碼以上或以英文字碼瓜代,對券商等證券市場系統將是一大系統修改成本,也潛藏變更系統風險;第三,大宗產業類別編碼業已經跟其他產業混編;第四,依一碼到底原則,公開發行公司更改產業類別或變更股票市場別後,證券代號不予更動,多數股票已無法藉由證券代號辨識所屬產業。
針對「中華民國證券市場編碼原則」修改,投資人要知道的是,新規定上路後,從公開發行公司開始,股票代號與上市櫃市場別、產業別無關,與申請時間有關,未來修正條文實施後,將從現行不分產業的共用碼「69XX」往後使用,後面可用股票代碼用完後,回到「11XX」開始使用。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