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市場再傳併購利多 生技產業後市看俏

本文共1329字

經濟日報 記者廖賢龍/即時報導

生技醫療產業於景氣衰退期間持續看好,2022年併購總金額大增,近期再傳併購風聲利多,產業前景看俏,加上醫療為剛性需求,不因景氣變化而受阻不治療或不用藥,建議可對生技基金持續定期定額布局。

生技產業2022年上半年企業併購案總金額逾177億美元,包括輝瑞等併購案,如今Mirati再傳可能被併購,刺激股市表現。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表示,生技醫療產業於景氣衰退期間持續看好,2022年併購案總金額大增,近期再傳併購風聲利多,產業前景看俏,加上醫療為剛性需求,不因景氣變化受阻而不治療或不用藥,建議可對生技基金持續定期定額布局。

推薦

據了解,市場傳出腫瘤製藥公司Mirati Therapeutics(MRTX)可能有被大型藥廠併購的機會,因為目前其肺癌適應症藥物Adagrasib,數據上顯示該組合效果較競爭者佳,且目前該藥物正等待12月中FDA核准,市場分析師也持續調高MRTX評價。根據分析師預估,Mirati主要候選藥物未來將在美國及歐盟銷售,並有望為公司帶來超過2億美元的銷售收入。

富蘭克林華美生技基金經理人劉翠玲表示,儘管今年全球股票市場在鷹派升息與通膨的烏雲壟罩下,股市波動度較大,但就個別生技產業而言,生技醫療產業不斷有新的利多消息傳出,除了研發資金投入創高,受制於疫情影響的企業併購案總額,2022年上半年已達177億美元,超越前兩年2020年72億美元與2021年139億美元的水準,表現亮眼。

劉翠玲進一步分析,醫療保健產業中的生技製藥、醫療通路與服務等防禦性領域,2023年仍有望再次吸引資金進駐,包括:生技族群持續受惠臨床數據成功解盲、新研發藥證獲准與大型企業併購中小型企業等相關利多題材,持續展現其創新趨勢與剛性需求特性,後勢仍可期待。

目前生技類股多頭行情仍在,劉翠玲分析,除NBI指數長期投資價值浮現,因生技產業在2020年至2022上半年平均併購金額明顯低於過往7年平均上半年併購金額43億,但隨著Covid-19新冠疫情逐漸退去,企業遞延併購案已陸續出現,推升全年度企業併購案總金額,不僅如此,新藥研發解盲成功,也持續傳利多。

劉翠玲表示,最新案例便是首款B型血友病基因療法核准,基因體醫學領域再登新里程碑;澳洲CSL生物製藥公司主要生產治療血友病、免疫缺陷及預防性疫苗等藥物,去年底宣布117億美元收購腎臟病新療法公司Vifor Pharma,榮登去年全球第一大生技交易案,併購後CSL擁有超過37種產品線,橫跨各疾病領域。

近日其B型血友病基因療法獲得FDA核准,據悉該療法僅需施打一次藥物即可降低出血並提升體內凝血因子IX濃度,94%病患施打過後出血機率下降,需要的凝血治療也降低,協助患者降低醫療成本並脫離長期治療之苦。此B型血友病基因療法為一開創性的治療模式,而獲得FDA批准更是基因醫學領域的重要里程碑。

針對生技產業展望,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認為,生技醫療類股一直是最具剛性需求支撐的一群,無論景氣循環上行或下修,醫療服務與生技製藥類終究被全球市場龐大的需求追逐著,生技製藥類更是利多加持前景看俏;因此,建議投資人不妨可透過「金循環」、「倍金數:兩千兩檔」等投資法,利用生技股票型基金做中長期的定期定額,持續累積單位數,贏得最佳表現的機會。

過去幾年,生技產業併購案總交易金額
過去幾年,生技產業併購案總交易金額
全球血友病療法市場預估年複合成長6.2%
全球血友病療法市場預估年複合成長6.2%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通膨影響毛利率承壓 法人保守看待 八方雲集早盤跌停
下一篇
譜瑞、祥碩 大摩力挺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