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01字
盤勢分析
不甩美股震盪,台股昨(18)日持續在電子權值股領軍下,維持震盪盤堅格局,開盤不久一度漲逾百點來到波段新高,終場微幅走跌30點,收14,504點;周線連續第三周收紅。
近期台股走勢具兩大意義:一是美國10月通膨數據優於市場預期、可視為通膨下降趨勢已在發生、不易反轉的正向指標;一是近兩年讓外資一直大力調節台股的地緣政治因素,亦受惠國際大型投資機構決策,讓國際資金對台灣產業投下肯定票,等同讓市場吃下定心丸。
回顧今年以來一路影響台股走勢的不外乎包括:資金面、需求面與供給面。儘管這些不確定性仍在,但若進一步檢視,這些干擾因素都鈍化,或是因為更靠近升息終點、庫存調整已進行一半,或更接近2023年等,在市場反覆消化、部分族群評價面來到合理水位,都讓下檔空間有限。
就資金面而言,正向的是,不論就國內長線資金如基金等,還是海外長期資金,持股部位相對較低;尤其是科技股部位相對偏低;此外隨這波反彈,融資餘額卻在往下降,對資金面亦可正面看待。
回到基本面,半導體庫存調整有望在明年上半年結束,就時點上,市場資金都在找適合時點提高部位;另外就評價面,科技股各方面看起來也都還是相對偏低,這對後市也會有正面支撐。
再就利率政策面,接下來就是觀察聯準會步調。預期未來美國通膨數據有望隨著房租下跌後、屆時會反映在通膨數據上,市場期待看的到升息終點的情緒,亦有助支撐市場氛圍。
投資建議
展望後市,台股近期有望受惠市場回溫情緒,布局上可將部分防禦型部位轉至成長、攻擊型部位,並在盤勢區間震盪逐步盤堅過程中,伺機增加部位;題材上,以選股為重,因此建議以明年仍具成長利基為優先布局題材,如 AIoT、半導體、電動車、網通及車用電子。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