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96字
MSCI明晟昨(11)日公布半年度權重調整,本次台股「兩升一降」,為2019年第2季以來首見。台股在「MSCI全球新興市場指數」的權重連續第15個季度下調,此次下調0.02個百分點至13.35%,降幅0.02個百分點是近三季最少,但調整後的權重連三季下降,來到2021年第2季季度調整以來新低。
法人指出,MSCI持續加碼陸股趨勢不變,排擠台股在全球新興市場指數權重,本次調整將在30日盤後生效。
金管會對此指出,依公布的新興市場指數調降比率0.02%預估,外資可能受影響流出7,000萬美元(約新台幣22.35億元),占外資持有台股市值的0.013%,對台股影響小。
台股在「MSCI亞洲除日本指數」權重調升0.02個百分點,終止連14個季度下調,調升後權重為15.51%,仍是2021第2季季度調整以來新低。
在「MSCI全球市場指數」權重調升0.01個百分點,連續五個季度調升0.01個百分點;權重來到1.46%,是2020第2季季度調整以來新低。
就「MSCI全球新興市場指數」來看,此次權重調升最多的國家為印度以及土耳其,權重各增加了0.2及0.09個百分點,本次權重調降最多的國家為中國大陸與南韓,皆被下調了0.08個百分點,其餘國家權重變化不大。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指出,大陸A股納入因子今年沒有調高,但市場對陸股有所期待,加上陸股胃納量高,MSCI指數持續提升陸股比重的趨勢不變,排擠台股在全球新興市場指數權重。
黎方國指出,外資投入台股占比一直以來都低於MSCI指數的權重,主要原因即是陸股磁吸效應,美中競爭加劇後,市場對台股的關注度或會提升,若台股投資潛力高,仍是能吸引外資,因此MSCI指數權重調降的影響性其實有限。
兆豐投顧董事長李秀利指出,MSCI調整以各市場市值變化、市值占亞太國家比重等因子調整,增減幅並不直接代表該市場後市走勢;若自2019年統計至今年第3季,共有14次MSCI權重調整,其中12次下調後,外資在權重調整宣布後至盤後生效日期間呈現賣超,趨勢一致,若趨勢延續,在本次台股權重下調後,或將牽動部分外資操作偏空。
延伸閱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