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340字
全球貨櫃輪運價持續下跌,國內外法人陸續「修正報告」,甚至最看多的本土投顧,也下修貨櫃三雄的評等至中立,另有本土法人預估明年獲利年減超過7成;長榮因減資停止交易,但陽明(2609)、萬海(2615)(2615)股價持續破底中,市場關注是否面臨50元關卡保衛戰?法人認為,貨櫃股長期趨勢向下,操作上宜保守,更有法人直言,一旦財報由盈轉虧,長線可能跌回起漲點。
台股今(8)日收在14,583.42點,上漲173.37點,貨櫃三雄中,長榮(2603)(2603)在停止交易期,陽明及萬海卻是開高走低,股價由紅翻黑的表現,且在持續破底中,陽明收在67.8元,跌幅2.58%,下跌1.8元,股價已下滑至去年5月17日以來的低點;萬海收在74.1元,盤中一度下滑至72.5元,為去年4月以來的低點,收盤價則是去年5月14日以來的低點。
從國內外法人最近的報告來看,最力挺貨櫃股的本土投顧調降貨櫃三雄等至中立,另有一家本土投顧也出具報告下修貨櫃三雄的獲利,法人認為,在貨量減少下,出現「貨櫃供過於求」的情況,預估9月運價指數(SCFI)將再下跌20%。
法人表示,亞洲線供給率先轉鬆,貨櫃三雄第2季合計稅後純益季減7%,本波循環的獲利高點落在今年第1季,反映需求展望下修衝擊航商運量,歐洲線合約價的執行率已下滑,航商可能提早商談、執行 2023 年度合約價,因此進一步下修貨櫃三雄 2022~2023 年獲利預估5%、6%,預估營運成本較高的航商將在明年下半年陷入單季虧損。
法人調降貨櫃三雄獲利預估,預估長榮減資6成後,今明年 EPS分別為164.16元、52.04元,維持持有評等,目標價 177 元;預估陽明今明年EPS分別為57.26 元、17.03 元,目標價下修至69 元,維持持有評等;萬海今明年 EPS分別下修至38.03 元、6.49元,下修目標價至 67 元,維持持有評等。
亞系外資認為,在運價反轉下跌的情況下,2023~2024年恐將陷入下行循環,調降長榮、中遠海控(COSCO)、赫伯羅德(Hapag-Lloyd)等多家貨櫃商評等;亞系外資預估長榮今年每股純益(EPS)58.5元,明年EPS降至10.27元,2024年再降至5.35元,將長榮評等由原先的買進降至中立的持有,目標價也由215元大幅調降至90元。
有關運價陽下跌的情況,陽明業務長張紹豐表示,全球景氣反轉速度超出預期,運價跌勢難料,持續回跌朝「正常化」修正,航商合約重談壓力也大,明年全球貨櫃輪市場變數多,預測難度高。
證券分析師黃漢成表示,國內外法人陸續釋出對貨櫃股的看法由看多出現修正,加上運價持續下跌,貨櫃股趨勢向下的走勢不變也將影響股價走跌,但在下跌過程中,跌深當然會出現反彈,只不過反彈的力道不強,可能是愈走愈低,長線來看,貨櫃股可能跌回到起漲點。
他進一步說明,股價不會一路跌到底,因為近1~2年的獲利還是不錯,但未來當運價持續走跌,回到正常化的情況,財報獲利數字愈來愈少,一旦出現由盈轉虧時,股價將更受到衝擊,因此,在操作上要善設停損停利點。
證券分析師張陳浩表示,由於運價下跌,貨櫃運價的榮景已過,最終還是會回到原始點,在操作上要保守;以目前股價表現來看,貨櫃股的股價下跌,但包括均線走平、1個月股價不破底的築底跡象都還未出現。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