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新舊能源世紀之戰 哪些你想不到的黑馬將竄出?

氣候變遷示意圖 美聯社
氣候變遷示意圖 美聯社

本文共954字

非凡商業周刊 文/李世新

過去的全球能源一直以來的來源不外乎就是石油、天然氣,而這兩項能源商品過去的價格大多是取決於全球景氣的循環。這一點可以從最近20年的油價走勢股與台股走勢圖來對照,就可以觀察出極高度的正相關;要不就是有無發生突發性的國際政治事件,例如過去發生在1973年、1979年、1990年這3次的石油危機。

能源自主加速發展

但不管是哪一種油價的波動都有一個結論,那就是過高(相對而言)的油價會對金融市場、甚至經濟成長造成殺傷力。偏偏這一次的油價上漲,除了全球經濟經過了2年的大多頭市場推升,還碰到了本世紀以來歐洲最嚴重的軍事衝突—俄烏戰爭。雖然造成油價飆漲的程度不若過去3次的石油危機來得高,但這是因為最近的50年間,美國從過去最大的石油消耗國搖身一變成為最大的石油供應國所致。

飆升的油價、天然氣仍然使得歐洲各主要國家吃不消,再加上交戰兩國的小麥占全球3成的生產量,使得全球原本就因疫情而推高的通膨,再次變成壓垮全球股市的最後一根稻草。也由於這一次的油價上漲,讓原本就為了節能減碳而受到各國重視的再生能源政策,又加了一條「能源自主」的理由,加速發展新能源產業的速度。

減碳環保也是關鍵

從過去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正常景氣成長所造成的油價大漲,最後終究亦會因為景氣的衰退而造成油價下跌,但如果是非經濟因素造成的油價大漲,之後都會推升當事國家思考解決之道。

就以第1次石油危機為例,讓當時的全球消費者思考是否應該購買更加低油耗的汽車,這使得日本的豐田、本田汽車銷量的上升;第2次的石油危機則造成非OPEC國的增產,例如墨西哥、尼日、委內瑞拉…等國的產油量大幅提高,而美國和挪威也勘探發現了更多的石油資源,這也讓OPEC的影響力逐漸衰落。

現在已經是21世紀,人類的許多技術早已愈來愈進步。就拿石油的開採來說,因為頁岩油開採技術的突破,使得在沒有伊朗的供應之下,仍然讓原油價格壓在120美元以下,這還是在頁岩油占美國單一國家石油總開採量的30%的情況下來計算的。現在人類開始研發替代能源,這並非只是出於「能源自主」的單一理由,還有更多的理由是為了「減碳」的環保概念。

【完整內容請見《非凡商業周刊》2022/8/5 No.1313】資金逐洞賽 題材碎片化輪動 靈活翻倍賺,想了解更多,詳洽02-27660800 或 請上「非凡優購」網站查詢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成立於1997年,全台最專業的股市財經雜誌。本刊以中立、公正、客觀的立場,為投資人掌握最新的財經資訊,本刊內容為國內、外總體經濟分析,現今當紅產業剖析,個股研判及操作相關報導,投資股市不可或缺的財經雜誌,讓您做好萬全準備,迎戰多變的行情。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證交所徵才 招募5大類別34名新進人員
下一篇
光電族群 多頭亮點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