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089字
上周美股引領全球股市反彈,儘管聯準會主席鮑爾重申會遏制通膨,更承認有經濟衰退的可能性,然而美國公佈的六月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調查顯示,未來五至十年通膨預期自前月的3.3%降至3.1%,紓緩通膨擔憂以及聯準會再激進升息的壓力,在科技、生技產業領軍下,美國史坦普500指數上漲6.46%至3,911.74點。累計全球股市收紅4.84%,創本月以來最大周線漲幅。
然而根據彭博資訊,過去一周整體股票型ETF資金反而轉向為淨流出,流出金額達138.21億美元,流出美國規模有185.75億美元最多。資金轉往仍在寬鬆環境的日本股票,以及區域型的亞太型、全球型股票,其餘各地股票ETF普遍為淨流出。
產業ETF資金流向更能顯示投資人對經濟前景的擔憂,產品需求可能受景氣走緩而被壓抑的能源、原料物、不動產為前三大淨流出的產業;核心消費、醫療保健與通訊則為前三大淨流入產業。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通膨預期降溫帶動全球股市過去一周上演報復性反彈,然而資金流向正反應投資人不安的情緒。展望七月及第三季,商品價格、通膨何時觸頂、經濟放緩或衰退、央行緊縮路徑四大變數將相互牽絆,金融市場恐隨之擺盪。隨著央行緊縮政策對經濟活動的影響顯現,經濟衰退擔憂可能凌駕於通膨擔憂之上,引導資金從股票回流債券資產尋找機會,但若經濟能避開衰退維持溫和成長、通膨逐漸自高檔放緩,股市有望醞釀震盪築底。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現階段建議以採取靈活彈性配置策略的美國價值平衡型基金為核心,讓經理團隊自動聚焦最具吸引力的收益和潛力機會。考量景氣有下行壓力,股票投資建議採取分批加碼及定期定額策略介入,看好基礎建設產業、公用事業產業及美國價值型股票型基金震盪後的反彈空間。另一方面,相較於多數國家的緊縮政策,中國政策寬鬆且經濟有望逐漸走出谷底,積極者亦可留意中國股票型基金的轉機題材。債券部份,隨著債券殖利率彈升後評價面改善,可先留意投資等級債資產,例如產油重鎮波灣債市的布局機會。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愛德華.波克表示,聯準會幾次積極升息後,明年將會是較具挑戰的環境,所幸市場已多數反應升息路徑,殖利率走高後,債券的投資機會也跟著上升,平衡型策略的好處便是可於股、債資產間做彈性調整,有效管理通膨與利率上揚帶來的風險,並等待更佳的投資機會。
美盛基礎建設價值基金經理人尼克.蘭利表示,全球經濟成長放緩環境,看好較不受景氣影響的標的,包括電力(含再生能源)、水利及瓦斯公用事業等之防禦產業比重可順勢調高。儘管利率上揚可能對股價有所衝擊,但對基礎建設公司的基本面實質影響有限。因為就跟通膨一樣,基礎建設公司也可以將利率上揚轉嫁出去。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