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立光股價摜破3000元...3難題卡關、7大外資降評 股王地位保得住?
大立光股價跌破3000元,股王地位岌岌可危。面臨進退兩難的3大困境,大立光正站在十字路口,未來要踏出哪一步,都會面臨不小的考驗。
《財訊》報導,1月12日,全球手機鏡頭龍頭、台灣股王大立光電股價首度跌破3000元大關,並持續下探。摩根士丹利、高盛等7大外資紛紛下修目標價,最低砍到2665元。大立光蟬聯6年的股王地位,還保得住嗎?
答案的關鍵在於:現今大立光正面臨進退兩難的3大困境。
蘋果逼宮 扶植對手盼降價
困境1:競爭對手追趕太快。去年7月,蘋果光學鏡頭供應商玉晶光公布第2季業績,在iPhone SE2鏡頭訂單大幅增長下,上半年合併營收高達57.87億元,年增率80%。這是一個值得關切的數字,因為背後代表的意義,是蘋果供應鏈廠商正面臨極大的價格壓力。
從玉晶光去年上半年爆發性的營收表現,不難推估蘋果正在試圖透過大力扶植玉晶光向大立光施壓,以爭取更低的採購價格。如此一來,鏡頭的平均銷售價格會有較大的跌幅,而大立光的出貨價格也會受到壓抑。
根據《財訊》報導指出,不僅是玉晶光,蘋果也持續透過南韓鏡頭大廠Semco和中國鏡頭大廠舜宇光學給予大立光降價的壓力;外界預期,Semco與舜宇光學陸續打入蘋果供應鏈,大立光同樣會面臨降價的壓力。未來到底是要降價,還是堅持高毛利底線,都是艱難的抉擇。
困境2:手機市場出現不利於大立光的變化。首先是手機趨於高度飽和,從市調機構統計數據觀察,全球智慧手機銷量難再出現2位數的增長,大立光未來的前景難以過度樂觀。再者,中階手機比高階手機更受市場歡迎,根據Strategy Analytics指出,去年前3個月,全球最受歡迎的手機是中階的三星Galaxy A51。而去年4月蘋果甫推出中階手機iPhone SE2,第2季就占了美國iPhone銷量的19%。
維持高毛利 愈來愈不容易
《財訊》報導,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在去年第2季法說會上也坦言,「展望第3季,美系與非蘋陣營客戶都有拉貨趨緩狀況,其中尤以高階鏡頭需求下滑幅度最明顯。」無論是林恩平的說法或市調機構的報告,都凸顯中階手機將蔚為主流,恐讓主攻高階市場的大立光,面臨進(繼續主攻高階市場)退(搶食中階訂單)維谷的考驗。
手機市場另一個變化,則是高階手機規格升級速度變慢。去年大立光已有客戶旗下產品線導入8P(八片塑膠鏡片)鏡頭,各界原本預期今年會有客戶開始搭載9P鏡頭,不過林恩平卻說,「9P設計客戶還是不滿意,還在design in(導入設計)階段。」此外,去年單一手機搭載的鏡頭顆數並沒有太顯著的增長,儘管已有旗艦機種配備7顆鏡頭,但是單一手機配備4顆、5顆鏡頭仍為主流。
由於高階手機規格升級速度趨緩,再加上舜宇光學、瑞聲科技、歐菲光等競爭對手都已成功投產7P鏡頭,大立光還會不會有以往高達逾67%的毛利率?這是後續值得觀察的重點。
困境3:跨入汽車鏡頭市場陷入兩難。手機市場出現逆風,1月7日大立光法說會上,法人爭相探詢是否會加緊插旗汽車鏡頭領域,不過林恩平的回答是:「汽車(鏡頭市場)還是沒有積極投入。」儘管如此,這卻是法人意料之中的答案。因為目前單一手機搭載的鏡頭,最多僅7顆,汽車若要達到全自動駕駛,至少要配備10顆以上的鏡頭,如特斯拉現在已導入8顆鏡頭,而且汽車鏡頭與手機鏡頭價差很大,以未來的角度觀之,汽車鏡頭的出貨量與產值都會比手機大上數倍。
也就是說,大立光若要全面跨入汽車鏡頭市場,以目前僅有中國廠可以生產玻璃鏡片的規模,將不足以滿足客戶快速成長的採購量,未來汽車鏡頭中的玻璃鏡片勢必要外包;但是玻璃鏡片的成本原本就偏高,還要是可以通過汽車安規認證的等級,再加上外包成本,恐怕會吃掉大立光毛利,成為林恩平進退兩難的抉擇。
然而,大立光並非毫無競爭優勢,在技術迭有突破之下,至今大立光在8P鏡頭市場還沒有競爭對手,如1月15日三星甫上市的Galaxy S21旗艦系列5G手機,就已配備8P鏡頭,由大立光獨家供應。「8P鏡頭單價與7P相比,還是有數倍以上的差距。」台新投顧分析師許峻瑋指出。
未來股價 要靠新訂單加持
不過,雖然三星占大立光的出貨比重每年都在攀升,但手機是消費者主導的市場,未來大立光可以吃到多大的8P鏡頭訂單,還要看消費者對於高規格埋不埋單。
儘管大立光正面臨不少逆境,未來股價還是有回溫的空間。可以觀察的一個重大指標,就是即將於2023年啟動量產的新廠。大立光投資蓋新廠是基於客戶訂單需求,未來只要有新訂單或高成長的訂單挹注,股價就有很大的機會回漲。
至於外界揣測不管是潛望式、超廣角或自拍鏡頭,未來搭載VCM(音圈馬達)的比率會快速成長,預估會是另一個扭轉大立光股價的契機。不過,關於這點恐怕與事實悖離,因為VCM的毛利率不及手機鏡頭,這與一直以來瞄準高階市場、重視毛利率的大立光產品策略背道而馳。而且從法說會上,林恩平對相關問題反應冷淡可見一斑,甚至提到:「2023年啟用的新廠,針對VCM,目前沒有長遠規畫。」立場已經很明確。
過去大立光憑藉著專注高階、高毛利的市場,站穩全球手機鏡頭龍頭寶座,蟬聯6年台股股王,如今面對著十字路口,前有險路、後有追兵,如何走出新局,外界全部張大眼睛看著。
※本文由《財訊雙週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華為訂單「歸零」 大立光下一步怎麼走?林恩平鬆口說了這個字...
新台幣匯價創23年新高!謝金河:強台幣時代,大家最好有心理準備
相關新聞
- 台股虎頭蛇尾 失守萬六2021-03-03
- 台股做頭?蔡明翰:端看台積電能否站回月線2021-03-02
- 投資人且戰且走 台股強震 當沖盛行2021-03-03
- 矽力目標價上看3,500 挑戰股王寶座2021-03-03
- 新能源車 銷售看旺2021-03-03
- 雙優族群 買盤青睞2021-03-03
- 豐泰、上銀 內外資挺2021-03-03
- 3月3日 五件財經大事搶先看2021-03-03
- 小資族有福!定期定額買美ETF 金管會開放實驗1年2021-03-02
- 台股紅翻黑收跌6.92點 三大法人賣超119.96億2021-03-02
- 台股萬六得而復失 終場跌6點收15,946點2021-03-02
- 【達人談投資】美債殖利率起起落落如何應對?上流哥三招教戰2021-03-02
- 航運族群走強 華航股價創5年高2021-03-02
- 九檔法說報喜股出列 聚焦四大產業2021-03-02
- 挑戰股王寶座!外資升矽力目標價至3,500元2021-03-02
- 大同電動車發展邁大步 盤中股價爆量挑戰前高2021-03-02
- 台積電621元開盤、上漲15元 市值重回16兆2021-03-02
- 三高概念股 法人緊抱2021-03-02
- 你丟我撿 台股土洋對做2021-03-01
- 捷敏飆漲一倍後 MOSFET輪誰漲?2021-02-28
- 美債殖利率飆升 台股短線緊盯這四大類股!2021-02-26
- 權值股遭空襲!投信季底作帳,這些「低基期股」有望逆勢突圍?2021-02-26
- 漲價大贏家 概念股躍主流 誰一馬當先?2021-02-26
- 退場減債恐慌蔓延中 全球可能重演2013年戲碼? 2021-02-26
- 股東會引爆三大利多:軋空 董監改選 除權息接力秀 2021-02-26
- 5G換機下半年啟動 被動元件再現18年漲價潮2021-02-26
- 漲價族群將成主流 記憶體股3月漲更猛?2021-02-26
- 疫情受害股 可望撥雲見日?2021-02-25
- 車用鏡頭商機大 誰看漲?2021-02-25
- 微星1月營收年增61% 打入電動巴士鏈2021-02-25
- 高價電子股有麻煩了?牛年成長股大換血,這「二大族群」有望取代晶圓雙雄2021-02-24
- 【比爾蓋茲專欄】對抗氣候危機 政府應更積極以政策引領創新2021-02-24
- 台股萬六不怕!融資大減肥、法人買不停 10檔外資投信加持股出列2021-02-23
- 明明營收在低檔 為何大立光股價年後強彈?2021-02-22
- 供不應求 面板股會旺到什麼時候?2021-02-19
- 台積電、聯發科創高後 誰還有機會跟上?2021-02-19
- 電動車概念股 2021年誰最旺?2021-02-19
- 六產業爆缺貨潮 那些個股被低估?2021-02-19
- 台股萬六別追高 這些低基期股補漲機會大2021-02-19
- 權值股暫休兵、低價股開始追...台股萬六以上挑好股,「這三檔」籌碼露玄機2021-02-19
熱門文章
- 大同電動車發展邁大步 盤中股價爆量挑戰前高2021-03-02
- 台股萬六得而復失 終場跌6點收15,946點2021-03-02
- 台股紅翻黑收跌6.92點 三大法人賣超119.96億2021-03-02
- 挑戰股王寶座!外資升矽力目標價至3,500元2021-03-02
- 台股做頭?蔡明翰:端看台積電能否站回月線2021-03-02
- 台積電621元開盤、上漲15元 市值重回16兆2021-03-02
- 旺宏(2337)第4季每股純益EPS0.63元2021-03-02
- 安力一月EPS 0.84元 年增20倍2021-03-02
- 陽明雙利多 營運揚帆2021-03-03
- 3月2日盤前/國際股市回穩、擇優布局業績題材股2021-03-02
- 細胞治療癌症領域龍頭長聖 2月營收年增479.43%2021-03-02
- 投資人且戰且走 台股強震 當沖盛行2021-03-03
- 台積、日月光 認購火2021-03-03
- 台股虎頭蛇尾 失守萬六2021-03-03
- 台股盤中速報 大盤微幅上升137.76點 蘋概三王、水泥雙雄、電信三巨頭 全上漲2021-03-02
- 捷迅獲半導體載運大單 華航同步受惠2021-03-03
- 台郡(6269)第4季每股純益EPS4.25元2021-03-02
- 新光金(2888)第4季每股純益EPS-0.26元2021-03-02
- 中鋼(2002)第4季每股純益EPS0.33元2021-03-02
- 華邦電 二檔放閃2021-03-03
- 雙優族群 買盤青睞2021-03-03
- 矽力目標價上看3,500 挑戰股王寶座2021-03-03
- 台新金(2887)第4季每股純益EPS0.21元2021-03-02
- 台達電、鴻海 挑長天期2021-03-03
- 豐興、東鋼 調高盤價2021-03-03
- 集邦:友達將登電競面板龍頭2021-03-03
- 新能源車 銷售看旺2021-03-03
- 為升 布局逾100天2021-03-03
- LTCC需求熱 華新科醞釀三度漲價2021-03-03
- 強茂毛利率升 獲利看俏2021-03-03
- 聯詠 瞄準微價外2021-03-03
- 台中銀(2812)第4季每股純益EPS0.28元2021-03-02
- 統一超(2912)第4季每股純益EPS2.19元2021-03-02
- 聯發科利多 二檔搶眼2021-03-03
- 漢翔今年業績將回溫2021-03-03
- 豐泰、上銀 內外資挺2021-03-03
- 台股早盤速報 八大類股齊漲2021-03-02
- 南亞科(2408)第4季每股純益EPS0.3元2021-03-02
- 電信三雄 外資青睞中華電、遠傳2021-03-03
- 廣錠攻風電 業績進補2021-03-03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