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免費 LINE POINTS 大放送!


會員限定好康!輕鬆兩步驟
✅ 打開 App
✅ 左上角登入會員


訂戶還能加碼抽
💰 輕鬆坐等領 LINE POINTS 💰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免費 LINE POINTS 大放送!


會員限定好康!輕鬆兩步驟
✅ 打開 App
✅ 左上角登入會員


訂戶還能加碼抽
💰 輕鬆坐等領 LINE POINTS 💰


不再通知

穿戴設備五強 陸企占兩席 小米重回全球第一

小米。新華社
小米。新華社

本文共736字

經濟日報 記者林宸誼/綜合報導

市場分析機構Canalys發布報告顯示,得益於去年同期基期較低以及市場需求回升,2025年第1季,全球可穿戴腕帶設備市場年增13%,出貨量達4,660萬支。其中出貨量排名前五的品牌,分別是小米、蘋果、華為、三星以及台灣的Garmin。

集邦諮詢(TrendForce)分析師曾伯楷表示,智慧穿戴設備目前多以手環與手表為主。若2025年AI技術更加成熟,血糖測量等醫療保健功能有所突破,預期將有效轉化為市場動能,推動全球出貨量的增長。以AI為核心的醫療設備,及現有腕戴設備向智慧戒指的轉移,都是智慧穿戴設備發展的關鍵。

證券日報報導,受益於紅米手環5等產品的熱銷,小米出貨量增長44%,至870萬支重回全球第一。蘋果位居第二,Apple Watch出貨量年增5%,達到760萬支。華為穩居第三,出貨量年增36%,達到710萬支,生態戰略正逐步從大陸拓展至海外市場。

雷科技分析,蘋果的 Apple Watch 一直主打高階市場,價格普遍比較貴,儘管蘋果的生態系統很強大,但現在市場有個很明顯的趨勢,那就是中低階產品賣得越來越好,蘋果市占比不上主打性價比的品牌。

Canalys研究經理陳秋帆表示,隨著硬體盈利空間持續收緊,可穿戴腕帶設備市場正從硬體驅動向生態驅動轉型。廠商正在加快平台和服務的開發,以提升用戶留存並推動可持續營收。

陳秋帆指出,在大陸,小米利用豐富的產品組合和HyperOS深化設備整合和使用者參與度,華為則透過華為健康應用構建閉環健康生態系統,結合硬體、資料分析和訂閱服務。

Canalys方面稱,價格、電池續航和健康追蹤,是消費者購買可穿戴設備時最看重的三大功能。一旦市場教育改善且硬體普及率達到一定水準,軟體和生態系統整合將帶來更大附加值,屆時廠商可展現自身優勢。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中國平安尋求通過發行零息可轉債籌集118億港元
下一篇
不到40歲就當上首富 泡泡瑪特創辦人王寧如何靠潮玩席捲全球?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