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05字
【閱讀集點 好禮雙重奏】
1點已入帳!
數據顯示,截至16日,大陸A股共有58家機器人產業鏈上市公司揭露2024年度業績預告。其中,十家獲利預增,八家轉虧為盈,兩家獲利持平或略增,預喜率(獲利預期好轉公司占比)達34.5%。
機構分析認為,得益於大陸製造業的成本控制優勢,以及大陸多元化應用場景下商業化閉環的實現,2025年大陸人形機器人產業鏈可望從主題投資進入獲利兌現階段。
多家業績預喜公司表示,受惠於AI技術發展,消費性電子終端市場復甦態勢明顯。華泰證券研究所電腦產業首席分析師謝春生認為,2025年可望成為人形機器人商業化量產元年。隨著多家機器人廠商加速推進量產,電子板塊公司拓展機器人業務前景可期。
大陸中信證券指出,大陸人形機器人今年出貨量將突破一萬台,2030年料將達500萬台,市場需求有望達人民幣7,500億元。
興業證券研報則指,今年大陸人形機器人產業鏈有望從主題投資進入獲利兌現階段,受益成本端和需求端的雙重優勢,大陸機器人整機廠商有望在國際市場展現競爭力。
大陸人形機器人板塊今年來持續活躍,多家公司公告產業鏈合作相關事宜。彭博指,大陸宇樹科技正與美國Meta接洽,共探家事機器人合作可能。
宇樹科技官方昨(17)日宣布,其人形機器人演算法經過重新升級,已具備流暢舞蹈表演能力,甚至能夠進行拍手、扭腰等精確動作。先前,其人形機器人在今年央視春晚上的秧歌舞表演,引發廣泛關注。
宇樹科技目前正與Meta洽談合作。彭博稱,Meta正考慮推出一款面向消費者的家用機器人,以簡化摺衣服、洗碗等家事。後續,Meta將為人形機器人開發軟體、感測器等,並透過宇樹科技、Figure AI等公司進行生產。
隨AI技術快速發展,大陸多家公司正加速推動人形機器人技術研發與合作。長盈精密目前已進入全球兩大頭部人形機器人核心零件的供應鏈。匯川技術稱,正開發人形機器人的零件產品,如馬達、驅動器、執行器模組等。領益智造則透露持續推動與大陸知名機器人企業的合作。而富臨精工公告,擬投資人民幣1.1億元建設機器人智慧電關節模組研發及生產基地。
另,在投資人角度,天風證券研報指,機器人產業估值雖在A股相對較高,但與美股比,其在PE/PS角度仍屬較低水準,顯示投資價值所在。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