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428家陸企IPO終止審查

本文共542字

經濟日報 記者陳湘瑾/綜合報導

根據滬深北交易所披露資訊統計,今年以來截至12月3日,三大交易所已公布終止IPO審查的企業達428家,相較去年同期增加75%,創近年新高。

學者分析,今年以來IPO終止審查數量增多,主要原因包括監管政策收緊、企業重新審視市場、資本市場估值邏輯變化、政策導向與監管力度增強等。

截至11月底的公開資訊,A股市場共有95家公司首發上市,募資人民幣618億元,IPO數量和募資額分別下降70%和83%,為2014年以來新低。

第一財經報導,有業內人士稱,撤單的擬上市企業有一些共同點,像是財務數據未達到上市新規標準,最近一年業績下滑嚴重;存在「清倉式」分紅情況;股權高度集中,存在家族絕對控股問題;傳統消費行業或進入下行周期的行業公司上市受限;從嚴監管分拆上市。

終止審核的擬IPO企業有內部整改、尋求其他融資管道、併購重組、重啟上市等出路。在今年的併購重組大潮之下,確實有較多擬IPO企業在終止審核之後,選擇被上市公司收購,這也成為投資機構退出的一大管道。還有些企業在IPO失利之後再次籌備上市事宜。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認為,終止審核的擬IPO企業有內部整改、尋求其他融資管道、併購重組、重啟上市等出路,明年IPO市場存在逐步走向常態化的可能,但是總體節奏上階段性收緊會持續一段時間。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拿下 LGD 廣州廠100%股權 大陸彩電龍頭 TCL 如何在「慘業」中拔尖?
下一篇
陸股震盪格局 AI、人形機器人搶鏡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