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若陸製電動車未遇制裁 拓展歐洲市場就能一路順遂?

大陸車企比亞迪。 路透
大陸車企比亞迪。 路透

本文共2494字

經濟日報 記者賴錦宏/綜合報導

9月13日,歐盟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表示,歐盟委員會將啟動對大陸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因為低價是獲得了巨額的北京當局補貼,扭曲市場。這對於以比亞迪為代表的大陸電動汽車企業來說,顯然是不小的打擊。大陸專家也明示,大陸製造業要做「打硬仗」的準備。然而,若沒有制裁,大陸產電動車就能在歐洲市場一路長紅嗎?

據虎嗅網,今年上半年,大陸新能源汽車出口歐洲約35萬輛,占同期歐洲新能源汽車141.9萬輛總銷量的25%。儘管市占率看著挺高,但中汽中心資深首席專家吳松泉指出,雖然大陸汽車出口總量龐大,但在大部分單一市場的份額較小。此外,汽車品牌數量眾多,與歐美日韓等跨國品牌相比,還沒有取得相同地位。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本週免費看VIP文章,剩
或者
選擇下列方案繼續閱讀:

加入數位訂閱 暢讀所有內容


彭博等8大外媒、深度內容、產業資料庫、早安經濟日報、台股明星賽、無廣告環境

加入udn會員 閱讀部分付費內容

免費加入

會員可享有收藏新聞、追蹤關鍵字.使用看盤系統等服務

登入udn會員 免費試閱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中國救房企「三個不低於」 銀行風險拿捏是難題
下一篇
恒大4日迎清盤聆訊終局 外界認為清盤機率高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