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陸首批註冊制企業 下月上市

陸股示意圖。(本報系資料庫)
陸股示意圖。(本報系資料庫)

本文共627字

經濟日報 記者黃雅慧/綜合報導

大陸在實施全面註冊制下首批IPO過會共11家,其中滬市首批五家、深市首批六家,獲上市委會議通過。業內人士指出,首批註冊制IPO企業中,可能最快3月下旬會有企業啟動發行,預計最快4月上旬可能迎來首批註冊制企業正式在掛牌上市。

上交所披露2023年第7、8、9、10、11次上市審核委員會審議會議結果,五家上會企業全部過會;而深交所也披露2023年第8、9次上市審核委員會審議會議結果,六家上會企業全部過會。

從流程來看,在全面註冊制下,過會速度變快。其中,五家擬滬市主板上市公司均於2月20日完成從證監會到上交所的平移,而後在1日至2日期間獲交易所問詢,至13日過會;六家擬深市主板上市公司均於2月20日完成從證監會到深交所的平移,並於13日過會。

值得注意的是,首批過會企業中,有七家來自製造業,包括三家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企業、兩家專用設備製造業企業、一家醫藥製造業企業、一家通用設備製造業企業。

從保薦機構來看,中信證券保薦企業數量最多,光大證券緊隨其後有兩家保薦項目上會;此外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安信證券、東興證券、平安證券、申港證券、華泰聯合、國信證券、國泰君安等各有一家上會。

東莞證券研報指出,註冊制保留企業公開發行股票必要的資格條件、合規條件,將核准制下的實質性門檻盡可能轉化為訊息披露要求,科創板、創業板均設立多元包容的發行上市條件,顯著改善了審核註冊的效率、透明度和可預期性。企業上市效率提升,將有效提振企業上市融資積極性,驅動資本市場擴容。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拼多多Q1一天賺近4億元
下一篇
大陸科創50 ETF規模暴增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