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13字
如果企業家有打不死韌性的話,多少會聯想到大陸德龍鎳業的創始人戴國芳。他的人生圍繞著鋼鐵,因鋼鐵而崛起,又因鋼鐵入獄,出獄後再度捲土重來,從他的身上也可以看到「殺不死他的讓他更強大」的企業家韌性。
戴國芳1963年出生在江蘇省常州市一個小村子,因家裡貧困,所以12歲開始推著小車,走遍街頭巷尾收廢鐵。存了點錢後,又買了手扶拖拉機和壓塊機,收購的範圍變大了,碎鐵壓成鐵錠後,也可以賣出更高的價錢。
改革開放後,戴國芳從國有企業收購被淘汰的二手轉爐和化鐵爐,辦起煉鋼小作坊。幾年後,又在常州周邊承包了國有鋼廠的工廠,當時死氣沉沉的工廠在戴國芳手上反成了利潤收割機。
在摸清鋼鐵業的經營模式後,他1996年用人民幣200萬元資本,註冊成立了江蘇鐵本鑄鋼有限公司,取其寓意「以鐵為家,不離本業」。2000年前後,鐵本已經是蘇南地區知名的鋼鐵企業,這一年,公司全年的鋼產量達到100萬噸,銷售收入達到人民幣25億元。上繳利稅排名全市第二,戴國芳也因此成了常州市工業系統的座上客。
乘著經濟大環境順風,戴國芳決定擴大產能建大廠。而當時江蘇的常州也苦無區域內沒有端得上檯面、撐得起門面的大企業,因此當地官員也十分歡迎戴國芳的計畫,原本戴國芳打算投資人民幣10億元,但在政府加碼下,項目預算硬是翻了十倍到106億元。
在地方政府強力支持下,給予高效率的闖關與審批,這使得鐵本一下晉身全國最大鋼鐵公司行列。這使得信心滿滿的戴國芳發出「鐵本要在三年超過寶鋼,五年追上浦項」的豪語。
不過,當時鋼鐵投資過熱引起大陸中央注意,發改委、國土資源部等單位盯上了鐵本,認為其涉及土地未徵先用,環保評審未批先行。最後戴國芳以涉嫌偷稅漏稅被拘捕判了五年徒刑。而鐵本也終成了廢鐵。
戴國芳在2009年重獲自由,他在沉潛低調一段時間之後,在2010年7月成立德龍鎳業有限公司,這次不再是傳統的鋼鐵,而是名叫鐵鎳合金的特種鋼材。戴國芳似乎依然保持了以往絕少享受、鍾情技術的做事風格,兩年時間,德龍鎳業就衝進大陸鎳鐵行業的龍頭陣營。
有了鐵本經驗,戴國芳不再盲目追求規模,反而更重視從技術上獲得競爭力。德龍近五年在技術創新上連續發力,2020年的研發費用投入甚至達人民幣8,000多萬。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