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364字
不到一個月內,已經有四家來自珠寶、電商和礦產行業的公司,投資上億元切入火熱的鋰電行業,希望能搭上這一高增長的順風車。
財新網報導,今年以來包括房地產、造紙業、影視、醫療行業在內的30多家上市公司跨界進入鋰電領域,但火熱近兩年的鋰電,正面臨產能過剩和周期性風險。
推薦
鐵礦石生產商大中礦業是最新一例大手筆進軍鋰電的公司。11月25日,公司宣布與聯合投資主體簽署框架合作協議,在內蒙古赤峰投資約200億元,建設包含鋰鹽、負極材料一體化、新能源電站等項目的鋰電全產業鏈低碳產業園區。
證券日報報導,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表示,跨界的第一個風險是比較優勢和機會成本,如果上市公司沒有從事鋰電池業務的專業經驗和能力,雖然短期在資本市場上對股價有刺激作用,但業務本身可能會出現收益率較低甚至虧損的可能,不僅沒能分享政策和發展紅利,還將失去其他收益機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