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阿里黯淡 上季大虧908億

提要

轉投資失利 大陸電商業務也未見起色 通過4,686億元股份回購計劃 在港主要上市延後

阿里巴巴集團轉投資失利、大陸電商業務也未見起色,通過4,686億元股份回購計劃,在港主要上市延後。(中新社)
阿里巴巴集團轉投資失利、大陸電商業務也未見起色,通過4,686億元股份回購計劃,在港主要上市延後。(中新社)

本文共982字

經濟日報 記者葉文義/綜合報導

大陸電商龍頭阿里巴巴昨(17)日公布2023財年第2季(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個月)財報,單季營收人民幣2,071.76億元,年增3%,歸屬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達人民幣205.61億元(約新台幣908億元),每股美國存託股(ADS)淨虧損人民幣7.77元。對此,阿里在財報中解釋,主要是由於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權投資的市場價格下降,導致淨虧損增加和權益法核算的投資損益下降所致。

阿里也在財報中提出董事會已通過增加150億美元(約新台幣4,686億元)的股份回購計劃。特別的是,7月底宣布自願轉換到香港聯交所雙重主要上市的阿里,再發公告指,不按原計劃在2022年底完成主要上市。

阿里財報發布後,美股盤前跌2.1%,報76.5美元。美股開盤後十分鐘以76美元低開,緩步拉升至79美元,跌幅1.2%,隨即下探持續震盪。

實務上,在美國上市中概股一般習慣不把投資公允價值變化而產生的淨收益或淨虧損計入當期財報。因此,阿里新聞稿公布,經調整後上季「非公認會計準則」淨利潤為人民幣338.20億元,年增19%,每股美國存託股收益為人民幣12.92元。

再比較美國通用會計標準跟非美標準的差異可以發現,阿里上季的轉投資公允價值損失超過人民幣500億元。

阿里各項業務中,主營的中國電商業務(中國商業分部)未見太大起色,上季營收達人民幣1354.3億元,低於市場預期。事實上,剛落幕的年度網購雙11購物節上,阿里沒有披露具體成交額(GMV),歷來首次僅表示交易規模與去年持平。外界早預測雙11對消費提振作用有限。

阿里的中國商業分部主要包括淘寶、天貓、淘特、淘菜菜、盒馬、天貓超市、高鑫零售、天貓國際及阿里健康等中國零售商業業務,以及包括1688購物平台在內的批發業務。阿里表示,上季度,淘寶和天貓的線上實物商品GMV較去年同期出現低個位數下降,主要由於消費需求減少、新冠肺炎疫情反覆和競爭持續所影響。

國際商業分部上季營收人民幣157.5億元,符合市場預期。

阿里指出,本季度根據股份回購計劃,該集團以約21億美元回購約2,430萬股美國存託股(約1.947億股普通股)。截至2022年11月16日,該集團在現行250億美元回購計劃下,已回購了約180億美元的股份。集團董事會已授權將股份回購計劃另外增加150億美元,並延長有效期至2025年3月底止。

延伸閱讀》

雙利空 阿里上季獲利腰斬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萬達境內外債券跌勢加劇 集團計畫個別部門壓縮
下一篇
阿里巴巴杭州影響力大 裁員傳聞房價再起波瀾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