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59字
猴痘已經侵入不少國家,大陸官方22日表示,已有28國有猴痘病例,而大陸則尚無發現猴痘病例報告,且野生動物或入境檢疫也沒發現猴痘病毒。
大陸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2日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文指出,猴痘是一種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感染所致的人獸共患病毒性疾病,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主要流行於中非和西非。2022年5月以來,一些非地方性流行地區的國家先後發現大量猴痘病例,且已出現人際間傳播。
中疾控表示,5月13日英國首先報告本土猴痘病例,截至6月8日,全球非地方性流行地區已有5個大洲28個國家發現猴痘疫情,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285例和疑似病例1例,其中86.5%(1,112例)來自歐洲,其次為美洲(153例)、亞洲(13例)、大洋洲(6例)和非洲(1例)。
對於大陸的情況,中疾控指出尚無猴痘病例報告,也未在野生動物或入境檢疫中發現猴痘病毒,一般人群暫無感染風險。如發現猴痘輸入病例,主要在其接觸者中存在一定感染風險。目前大陸尚無特異性抗猴痘病毒藥物,治療主要是對症支持治療和併發症的治療。
對於猴痘症狀,其潛伏期為5至21天,多為6至13天。發病早期出現寒戰、發熱,多有發熱,體溫多在38.5℃以上,伴頭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症狀。多數患者出現頸部、腋窩、腹股溝等部位淺表淋巴結腫大,發病後1至3天出現皮疹。
中疾控呼籲,如果在疫情國家旅行或居住的人員,要避免接觸齧齒類和靈長類動物(包括動物的血和肉),食用前必須徹底煮熟。如果必須接觸猴痘病人,應避免身體密切接觸,避免與可疑感染者發生性行為,避免共同生活用品(如床上用品、衣物等),照看或探視病人時要做好個人防護(如佩戴一次性乳膠手套、醫用防護口罩、一次性隔離衣等)。注意做好手部衛生,及時用肥皂、洗手液等在流動水下洗手。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