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83字
新股密集破發,分析認為,隨著大陸資本市場改革的深化和全面註冊制的推進,未來A股新股破發或成常態,從長期趨勢看可能向其他發達市場的新股破發比例靠攏。
去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了「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其後大陸證監會要求以全市場註冊制改革為牽引,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
推薦
有分析指出,在註冊制下,新股再也不屬於稀缺資源,溢價效應打折或直接破發都是正常現象。除非新股所處的產業賽道有景氣,且必須處在資金偏愛的行業,否則在二級市場已難有太多上漲空間。新股頻頻破發,可能導致很多投資者退出申購,這使得新股的整體中籤率會大幅上升。
上海證券也表示,新股破發導致參與新股申購收益率下降,這迫使機構投資者主動提升定價能力。當前時點,部分機構已調整自身報價策略,且越來越重視對新股發行基本面研究,IPO定價真正向著市場化方向轉變。從長期視角來看,未來參與線下新股申購的機構將倚重自身基本面研究能力,從價值出發根據新股基本面合理定價報價,未來定價能力較強的券商投行在該領域將獲得更高收益。
路透報導,光大新鴻基分析,「港股新股上市破發比例差不多一半一半。A股現在破發情況是慢慢越來越多,長遠來講總會要來到的,一個市場不可能新股上市永遠都是保持著那麼大的潛在上漲空間。」專家還指出,陸港股市互聯互通的加強,投資者互相參與對方市場的程度越來越高,兩個市場表現出來的共性也越來越大。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