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陸非銀行存款 攀十年高點

本文共626字

經濟日報 記者陳湘瑾/綜合報導

隨著大陸各家銀行在2025年陸續調低存款利率,中小銀行的儲戶資金逐步向理財、基金轉移。最新數據顯示,今年4-5月,大陸本外幣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合計增加人民幣2.91兆元,創過去十年同期數據的最高。

大陸央行近期公布數據顯示,2025年5月本外幣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非銀存款)增加人民幣1.26兆元至32.24兆元,2025年4月增加人民幣1.65兆元至30.98兆元,這兩個月非銀存款合計增加人民幣2.91兆元,創過去十年同期數據的最高值。

非銀存款是指持有金融機構牌照的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包括金融基礎設施機構、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險公司、財務公司及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等。

一位國有大行省分行業務人士分析,2024年10月有一波非銀存款大增,主要是因為當時股市活躍度提升,不過2025年5月資本市場成交量不算高,可能原因是大小行存款掛牌利率進一步下調,引發儲蓄資金向理財、基金等資產管理產品轉化。

分析指出,該現象一方面會使金融支持實體的效率會降低,當存款流向非銀,非銀機構藉由買企業債向實體投放資金,其效率取決於企業債發行節奏,不過目前企業債等直接融資規模遠不及銀行貸款投放,且企業債發行主體多為國有控股等大型企業,中小微企業融資環境相對困難。

另一方面,如果存款「非銀化」大規模發生,存款先到非銀再回流,貨幣結構將較之前發生變化,因為非銀資金的托管需要有一定資質的金融機構作為獨立第三方,而中小行的資質和能力往往難以滿足,因此中小銀行將面臨存款流失壓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習近平籲中俄團結全球南方 推動國際秩序更公正
下一篇
大陸上季 GDP 成長5.2% 下半年恐減速 預期全年可望保5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