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大陸電動車爆「補能」大戰 充電、換電之爭受關注

自電動車問世以來,補能方式究竟要充電還是換電成為持續交戰的話題。(新華社)
自電動車問世以來,補能方式究竟要充電還是換電成為持續交戰的話題。(新華社)

本文共1082字

經濟日報 記者黃雅慧/專題報導

自電動車問世以來,補能方式究竟要充電還是換電成為持續交戰的話題,隨著大陸愈來愈多車企加入新能源車賽道,輔以充電、換電技術的進化,近年充換電之爭再度受到關注。

回顧2025上海車展參展車企除了推廣新車技術,補能方案與相關技術的進化也成為一大焦點。

華為在車展前一天發布業界首個全液冷兆瓦級超充解決方案,車展現場展示超充電樁。車展工作人員對本報記者透露,機械手臂充電槍預計7月會推出。據了解,華為全液冷兆瓦級超充的峰值功率可達1.5兆瓦,每分鐘可補能20度電,雙槍持續充電電流達2400A,重卡15分鐘即可充電到90%。

同是充電陣營的比亞迪今年也發布兆瓦「閃充計劃」,據稱能在短短五分鐘內給車增加400公里的續航。

華為與比亞迪的兆瓦閃充方案也被外界視為兩大巨頭對決,但據車展現場工作人員看法,可能比亞迪略勝一籌,畢竟比亞迪接入車輛的生態系比華為更廣泛,會是比亞迪的優勢。

而位在車展另一端的大陸電池巨頭寧德時代則主打換電,除了對巧克力換電進行發布會外,董事長曾毓群親自出席與多家車企合作簽約巧克力換電結盟,試圖擴展換電朋友圈。

充電與換電的生態系正在持續爭奪車主的心。在經歷過一段時間的發酵,相關討論正在進化。

充電模式需要連接充電樁,也因此仰賴電網與充電網絡建設,其有基礎設施覆蓋廣,截至3月底,大陸全國充電基礎設施已達1,374.9萬台,鄉鎮充電設施覆蓋率約77%。

不過充電也有些缺點,像是耗時長,就算快充也要0.5到1小時,雖然目前技術在縮短這個時間,但相較換電仍需要較多時間;且充電還有續航問題,碰到嚴寒低溫狀態,電池能量降低一半,且頻繁充電增加電池老化風險。

換電生態則是需要在換電站更換預充電池組,比如蔚來車主換電僅需五分鐘,寧德時代巧克力換電甚至1.5分鐘就能完成。且車主無需承擔電池老化成本,該模式也能參與到電網「削峰填谷」(V2G技術,指車網互充電)。

然而,換電也因換電站建設成本高,導致覆蓋率低,截至6月,大陸累計建成2.2萬座換電站,相較充電設施比例仍低。且換電規格還未統一,跨品牌換電困難,換電車輛需要預留換電結構,所以車身結構也較重。

對於車主而言,端看需求決定用哪種補能,比如日常通勤、或是個人、家戶的話,多會選擇經濟性較高的充電模式;如果有高頻率運營的商用車,則換電或許是增加運營效率的較優選。不過也有一些車企,像是蔚來車款能支持充電加上換電的策略,較能靈活運用。

整體而言,充電模式因其基建較為普及仍占據主流,但換電在效率與商用領域不可替代,在大陸官方支持下,未來可能成為新趨勢,估計在長期兩者將並存,形成「乘用車以充為主、商用車充換結合」的補能體系。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談大罷免 陸委會:中共不要企圖影響台灣
下一篇
黃仁勳鏈博會開講 AI 機器人 下一波浪潮 盛讚大陸市場獨一無二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