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陸配註銷大陸戶籍 海基會:四月起經手逾七千公證書

本文共932字

聯合報 記者陳政錄/即時報導

移民署4月起發出超過1.2萬封通知書,要求陸配跟陸配子女,3個月內補繳在大陸的喪失原籍證明,就相關進度,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羅文嘉今天透露,自4月起到6月17日,海基會經手有關申請註銷大陸戶籍資料公證書的總件數為7622件,較去年同期增加很多,對於特殊個案也會予以協助。

政府要求陸配繳交大陸除籍證明,將於本月底節制,移民署今天表示,目前已有超過5000人繳附喪失原籍證明,並已同意逾800人以「具結方式」替代或「延後赴陸辦理」,提醒民進盡快補繳,否則將註銷在台戶籍。

對此,羅文嘉20日下午主持海基會背景說明會時,也揭露數據稱,4月1日起至6月17日止,海基會接受驗證的大陸相關文件,其中有關於申請註銷大陸戶籍資料公證書的總件數為7622件,較去年同期增加很多,這是配合陸委會跟移民署的要求,按兩岸條例規定,必須驗證大陸除籍證明,然後取得中國民國身分的最後確認。

羅文嘉還說,若跟移民署資料比較,應還有一些陸配沒有來繳交相關證明,海基會將盡全力協助。他強調,兩岸情勢非常特殊,要成為中華民國公民,享有權利義務,就需要一定程序和要求,這是法律明文規定的,任何政府機關和個人都須依法執行。

羅文嘉補充,除此之外,若還想在中華民國台灣長期居留或居住的,這跟取得中華民國公民身份實際上有所不同,站在人道立場,若有需要,海基會會協助個案在台灣繼續居住的權利或事實。

至於一些個案無法回去大陸辦理除籍證明,或去了沒有順利取得,羅文嘉坦言,個案類型相當多,各種形式都有可能,海基會的立場是了解每個個案的問題點在哪裡,無法取得大陸除籍證明的,符合陸委會公布之事由者,也可以用「具結方式」替代等。

但羅文嘉也強調,如果你沒有去(大陸)辦,又不符合具結替代事由,政府就無法協助。他並指,歷經三十年沒解決的問題要解決,一定會費工夫,有困難度,海基會要有更大耐心來處理。

羅文嘉補充,相關陸配案件中,也有人選擇放棄中華民國國籍,選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當前兩岸情勢下,中華民國跟中華人民共和國中,「你只能選擇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的法律都是這樣規定,「如果你想同時取得這兩國的國籍,這不太可能」,但若你想選擇在哪邊居住,而過去已有居住事實,在台灣現行相關法律中,「基本上是比較容易解決的。」

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羅文嘉說,自4月起到6月17日,海基會經手有關申請註銷大陸...
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羅文嘉說,自4月起到6月17日,海基會經手有關申請註銷大陸戶籍資料公證書的總件數為7622件,較去年同期增加很多。記者陳政錄/攝影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陸33家建商「反內捲」 拚轉型
下一篇
輝達7月16日參展大陸鏈博會 CEO 黃仁勳擬出席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