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99字
瑞銀最新報告指出,受惠於去年基期偏低及當前經濟表現相對穩健,中國大陸第2季GDP年增率可望維持在4.5%至5%之間。不過,展望下半年,隨著政策紅利遞減與外需回落,經濟動能恐將明顯放緩,亟需更多政策工具支撐。
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暨中國大陸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表示,今年以來,出口、工業生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固定資產投資等數據表現穩定,顯示政策對搶出口與內需刺激仍具成效。然而,這種動能恐難持續,預期隨著上半年補貼政策逐步退場、搶出口活動消退,以及房市持續疲弱等因素,下半年中國大陸經濟將面臨更多下行壓力。
房地產市場仍是拖累內需的主要因素。汪濤指出,儘管官方祭出一系列穩樓市措施,但房價下跌預期仍濃厚,民眾購屋意願低迷。她預期,若政府希望穩住第4季經濟成長,勢必需推出更多支持性政策,包括下調政策利率20至30個基點,及額外財政刺激措施,金額可能占GDP的0.5%至1%,例如創設規模達人民幣5,000億元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在中美貿易關係方面,儘管雙方近期就日內瓦經貿會談成果達成原則共識,中國大陸可能放寬部分稀土出口限制、美國也可能鬆綁針對晶片、EDA軟體與簽證的最新限制,但瑞銀仍認為,雙方在核心議題上歧見深遠,短期內難有全面協議。汪濤預測,即使美方未來因法律因素取消部分關稅,也可能改用其他手段徵稅,預期美對中加權平均關稅將在32%左右維持一段時間。
綜合來看,瑞銀預估第2季GDP增速可維持年增4.5%至5%,但下半年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是否進一步釋出政策工具,將取決於後續經濟數據表現。儘管風險仍在,但瑞銀指出,若政策反應及時、成效明確,2025年全年GDP達到或超越4%的可能性正逐步上升。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