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陸車企反內捲 比亞迪、廣汽等17家業者出大招遏制惡性競爭

比亞迪、廣汽等大陸多家汽車製造商,已承諾將供應商的付款帳期統一為60天,試圖遏制因價格戰引發的惡性循環。 歐新社
比亞迪、廣汽等大陸多家汽車製造商,已承諾將供應商的付款帳期統一為60天,試圖遏制因價格戰引發的惡性循環。 歐新社

本文共1027字

經濟日報 記者林宸誼/綜合報導

為反擊大陸汽車行業「內捲」(意指無效益的競爭)亂象,包括比亞迪等大陸多家汽車製造商,已承諾將供應商的付款帳期大幅縮短統一為60天,試圖遏制因價格戰引發的惡性循環。截至發稿,作出承諾的主流車企累計已達到17家。

對於零部件供應商來說,帳期縮短能讓供應商更快拿到貨款,資金回流速度加快,從而有更多資金用於採購原材料、更新設備、擴大生產規模等;從行業整體來看,縮短帳期能夠讓整個行業的供應鏈的運營效率得以提高。

廣汽集團、一汽集團、東風汽車、賽力斯等多家主流車企,10日晚間短短一小時內,接連透過公眾號發布官方聲明,內容直指行業積習已久的亂象,也就是過長的供應商帳期。它們共同承諾或重申,將供應商貨款支付周期統一至60天以內。

隨著大陸汽車市場陷入長期價格戰,多數車企利潤空間不斷壓縮。為維持競爭力,這些車企被迫大幅削減成本,收緊現金流,並延長對供應商的付款周期。

一些大型車企則在採購環節中減少現金支付,轉而大量使用承兌匯票,以賒銷方式向供應商變相融資,將資金用於海外擴張、本土研發或產能擴建。例如,比亞迪設立「迪鏈」商業匯票系統,用於向供應商支付貨款,相關票據可在未來兌現。截至2023年5月,該平台累計開出票據金額已達人民幣4,000億元。

第一財經報導,大陸汽車行業供應商、孔輝科技董事長郭川,於6月1日的一封題為「我有一個夢想」的公開信,揭開了行業光鮮外表下的一道傷疤。信中他夢想著「發票後一個月內款項到帳」,這句樸素的願望,道出了無數供應商的辛酸。

在愈演愈烈的價格戰下,整車廠將成本壓力層層傳導,延長帳期成為普遍現象,部分車企的帳期甚至長達120天乃至更久。不僅嚴重擠壓供應商利潤空間,更使現金流承壓,甚至威脅到生存與產品品質的穩定。

近期比亞迪公關總監李雲飛在回應被長城汽車董座魏建軍影射為「車圈恒大」一事列出長文,其中列到平均付款周期,多數車企付款周期都在100天以上,比亞迪、吉利汽車為127天,理想汽車165天、蔚來汽車195天,而長安汽車高達205天。

這種無序的競爭生態,已引起監管層高度關注。大陸工信部、國務院國資委等部委接連發聲,明確表示將整治汽車行業的「內捲」亂象,推動產業高品質發展。國務院新修訂的「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也已於6月1日正式施行。

業內人士看來,多家大型車企集體宣布將帳期統一至60天內,為深陷「價格戰」泥淖的大陸汽車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此舉的意義遠超於帳期本身。


延伸閱讀

「零公里二手車」亂象嚴重 陸官媒籲:「重拳」治理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陸稱發現新稀土礦物「釹黃河礦」 可用於新能源車
下一篇
陸商務部長會見黃仁勳 王文濤強調吸引外資政策不變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