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陸稱會談「坦誠」 似有弦外之音

中國大陸談判代表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 路透
中國大陸談判代表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 路透

本文共644字

經濟日報 編譯盧思綸、記者林宸誼/綜合報導

美國與中國大陸9日起在英國倫敦展開馬拉松式會談,雙方官員10日透露就貿易休戰協議達成「框架共識」,預計各自提交領導人做最終批准。紐約時報報導引述新華社指出,中方稱這次會談「專業、理性、深入且坦誠」,中國官媒通常在雙方出現重大分歧時使用「坦誠」一詞。

中國大陸談判代表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昨(11)日表示,中美雙方進行坦誠、深入對話,就落實兩國元首6月5日通話重要共識和鞏固日內瓦經貿會談成果的措施框架達成原則一致,就解決雙方經貿關切取得新進展。

何立峰表示,中美經貿關係本質是互利共贏,中美在經貿領域合則兩利、鬥則俱傷。貿易戰沒有贏家,中方不願打,但也不怕打。雙方應通過平等對話、互利合作解決經貿分歧,中方對經貿磋商是有誠意的,也是有原則的。

紐時報導指出,美中協議完整細節尚未公布。美方談判成員之一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美方對中國大陸限制稀土與磁鐵出口的憂慮已解決。他說,「美中已就落實日內瓦協議達成一項框架」,並形容這項協議為一種「握手」共識。

此外,新華社也發表一則謹慎聲明,稱雙方「原則上」達成一致。紐時報導稱,這是中國官媒與外交官表示尚未敲定的常見措辭。

「兩天的談判總比沒有好,但坦白說我們過去也見過這類冗長談判,」投資諮詢顧問公司Veda Partners經濟政策主管崔茲在研究中表示,「這類談判往往花費大量時間在翻譯、確認語意,以及反覆強調各自立場的表述,過程耗時,結果卻常常只是維持現狀,而這似乎就是這次倫敦會談的成果」。


延伸閱讀

美中貿易談判達成的框架協議 專家懷疑是「表面和解」!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陸已批准從日本進口鮪魚、扇貝和螃蟹等449種水產品
下一篇
陸商務部長會見黃仁勳 王文濤強調吸引外資政策不變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