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30字
自從巴基斯坦月初傳出用中國大陸製殲-10C戰機擊落印度空軍法製飆風戰機後,大陸官方開始陸續釋出殲-10宣傳內容。大陸官媒央視這兩天推出紀錄片《殲-10傳奇》,回顧中國大陸自主研發戰機誕生背後的故事。大陸軍事專家並稱,殲-10等大陸先進戰鬥機的發展,正是大陸國防與科技實力不斷自主發展的縮影。+
《殲-10傳奇》指出,大陸在1980年代初面對與國際先進戰機的巨大差距,開始自主研製戰機。1982年時任中航工業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總設計師的宋文驄提出新型殲擊機方案的優勢和可行性,使得這一充滿挑戰但極具潛力的全新方案被採納。
紀錄片呈現了不少研製戰機的挑戰,像是在沒有模型、沒有圖紙的情況下,完成新殲機上超過60%新成品。以及1997年首架殲-10組裝完成,到突發油液洩漏問題導致首飛推遲等。
央視稱,本片著重呈現殲-10研製過程中的技術攻堅,一群航空人靠著「匕首對長矛」的信念,啃下了新殲機上超過60%新成品的硬骨頭。
環球網引述大陸軍事專家張學峰介紹,殲-10戰鬥機克服重重困難後研製成功,極大縮小了大陸和航空強國在戰鬥機領域的差距,標誌著大陸成為世界上少數能夠研發第四代戰鬥機的國家。
張學峰進一步指出,殲-10戰鬥機由大陸航空工業自主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研製成功後,部隊能夠大量裝備國產先進戰鬥機,極大緩解了安全壓力,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和周邊國家及地區的空中力量對比,推進了軍事鬥爭的準備。
《航空知識》主編王亞男稱,殲-10研製成功不僅僅是推出一款先進戰鬥機,也是「信心之戰」,讓世界知道「大陸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也可以自主設計製造先進戰機」,對於當時沒有國外援助,能不能做出好東西的擔心,殲-10給出了回答。
被大陸媒體稱為「大國重器」的殲-10戰鬥機經常出現在大陸威脅台灣的軍事演習中,2006年大陸空軍宣布殲-10戰鬥機服役,但該戰機過去沒有經受過實戰檢驗,只有多次代表大陸空軍和大陸航空工業參加國內外的各種公開活動與演習。
關於巴基斯坦稱其空軍駕駛殲-10C戰鬥機一事,大陸政府未直接證實巴基斯坦的說法,不過央視17日罕見主動強調外銷型戰機殲10CE首次取得了實戰戰果,「在空戰中一舉擊落多架戰機,自己無一損失」,被視為大陸官方首度證實殲10戰機完成了「首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