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一手掌握財經脈動!
現在下載經濟 App 馬上體驗


🎧 聽新聞|‼️ 即時快訊|📁 歷史推播


登入體驗抽 LINE POINTS
訂戶還有加碼喔!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一手掌握財經脈動!
現在下載經濟 App 馬上體驗


🎧 聽新聞|‼️ 即時快訊|📁 歷史推播


登入體驗抽 LINE POINTS
訂戶還有加碼喔!


不再通知

陸企赴星上市 掀熱潮

本文共718字

經濟日報 記者黃雅慧/綜合報導

為拓展東南亞市場,多家大陸或香港公司正計劃在未來12至18個月內,部署在新加坡交易所以首次公開招股(IPO)、雙重上市等。且在美中貿易戰背景下,有投行主管稱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詢問度「猛增」。

路透引述消息人士報導,這些公司包括能源企業、生物科技及健康護理等。報導稱,新交所去年僅四家公司進行IPO,其主要競爭對手港交所則有71家新股上市。隨著大陸企業尋求擴展東南亞市場,新交所有望迎來更多新股上市活動。特別在中美貿易戰下,促使中國大陸企業尋找新的融資管道。

有資本市場顧問表示,在中美緊張局勢升級的背景下,北京努力加強與東南亞的關係,這鼓勵了一些中國大陸企業增加在該地區的業務。

中國銀河證券旗下中國銀河國際投資銀行部主管Jason Saw表示,大陸公司將新加坡視為通往國際市場的戰略門戶,在與美國的貿易戰中,大陸企業尋求進入或擴大在東南亞的業務。在川普加強對中國大陸的貿易行動後,有關在新交所上市詢問急劇上升。

據了解,中國銀河國際正處理兩宗陸企擬新加坡上市事宜,有公司則計劃集資約1億美元。

新交所全球銷售與發起業務負責人Pol de Win則指,中國大陸企業通往全球亦將變得更加重要,新加坡可成為中國企業尋求海外融資的重要橋梁。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15日發布一攬子提案,擬通過精簡首次公開募股(IPO)流程、放寬信息披露要求,並允許企業更早接觸投資者,以進一步提升新加坡資本市場的吸引力,鼓勵更多高增長企業選擇在本地掛牌上市。對於尋求在新交所進行二次上市的境外企業,MAS建議允許其使用原上市地的招股說明書,進行「最小限度調整」後即可使用。

目前已有多家中國大陸企業在新加坡實現上市,其中較知名的有尚乘國際、長信傳媒、京信通信、蔚來等。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簡化農噴無人機檢驗程序 民航局:年底前有機會
下一篇
大陸新能源車年銷量衝1,500萬輛 乘聯會預估大增近三成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