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一手掌握財經脈動!
現在下載經濟 App 馬上體驗


🎧 聽新聞|‼️ 即時快訊|📁 歷史推播


登入體驗抽 LINE POINTS
訂戶還有加碼喔!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一手掌握財經脈動!
現在下載經濟 App 馬上體驗


🎧 聽新聞|‼️ 即時快訊|📁 歷史推播


登入體驗抽 LINE POINTS
訂戶還有加碼喔!


不再通知

諾獎經濟學家史賓塞:美關稅戰 或推動大陸、歐洲形成多邊貿易體系

本文共802字

聯合報 記者陳湘瑾/即時報導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賓塞(Michael Spence)17日表示,美國總統川普發起的關稅戰,可能會推動中國大陸、歐洲以及其他主要新興經濟體走向一個「比較合理的、可行的」多邊貿易體系。

史賓塞17日參加「2025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發表線上主題演講。他表示,在美國缺席的情況下,這樣的一個多邊體系存活下去可能性還是很大的,「因為最主要的國家除了美國之外,都是非常強大的國家,而且他們都熱衷建立多邊關係。」

當被問及川普政府發起的關稅戰,以及正在進行的貿易談判將如何影響未來全球貿易時,他提出3種可能:

第1種是各個國家各自為政,全球貿易重回1930年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Smoot-Hawley Tariff Act)時代,但他認為這將是一個災難,不太可能發生;

第2種可能,中美兩個大國各自發揮影響力,但這一情景也不太可能出現,因為這會使新興市場國家面臨兩難選擇,還會影響到各國的國防支出;

第3種、也是他認為最可能的情景,即歐洲、中國大陸和其他主要新興市場國家形成一個比較合理的、可行的多邊體系。

針對第3種情況,史賓塞進一步說明,25、30年前這一情形還是不可能的,因為新興市場國家還沒有達到中等收入水準,但隨著這些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體量在全球占比逐漸提高,實施不包含美國的全球化體系還是有可能的,「當然這個過程會相當混亂。」

他還提到,美國發起的關稅戰已經削弱了消費者信心,對美國經濟的負面影響開始展現,若不糾正,將對包括中美在內的全球經濟帶來災難性影響。目前川普政府與中國大陸及其他國家展開的雙邊談判,是對先前政策的調整和糾正。

史賓塞表示,目前的貿易談判會緩解成本壓力,讓美國經濟回到相對正常的環境中。另外,無論價格上漲源自關稅還是能源壓力,一次性漲價並不意味著未來會有長期壓力,主要還是取決於供需關係,目前雖有資本開支下降、旅遊業放緩等疲軟現象,但相對來講,供需方面的影響還並不明顯。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賓塞17日參加「2025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賓塞17日參加「2025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發表線上主題演講。(圖/取自界面新聞)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抵達北京 展開上任後首度訪華行程
下一篇
陸政府土地出讓收入 十年低點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