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75字
今年邁入第十屆的「2025上海海峽兩岸青創大賽」15日舉行發布會,宣布本屆將設置創新組和創業組,聚焦大健康、新服務、新零售、文化創意、未來科技等五大賽道,賽程從5月15日開始報名,經過初賽、複賽與創業導師賦能階段後,將在9月上旬公布決賽結果。
大賽啟動儀式15日下午在上海灣區高新區「海峽兩岸青創基地」舉行,上海市台辦副主任王立新、上海市金山區委常委張恂,以及上海市台協會長張簡珍等共百餘人出席活動。
根據主辦方介紹,本屆賽事以「創夢十載,共築未來」為主題。賽程方面,從5月15日開始報名起,7月中旬進行線上初賽,7月底進行複賽,並從中選出20強在9月上旬參與創速營及總決賽。此次比賽設有金獎、銀獎、銅獎、優勝獎,提供合計獎金人民幣40萬元(約新台幣167萬元)。
歷年大賽皆有設置創業導師機制,由兩岸產業專家、機構負責人、企業家擔任導師,對參賽團隊進行案例指導。北京盈科(上海)律所兩岸事務部主任湯嘉恒迄今已擔任十屆導師,他觀察到,台灣參賽團隊一般傾向文創、大健康領域,大陸參賽團隊的項目則多與高科技、醫療領域有關。
湯嘉恒指出,台灣團隊的計畫通常比較細膩,但因為台灣市場小,計畫要在大陸落地時會產生落差,而大陸團隊對於市場分析比較透徹,「如果兩岸項目可以合作,是未來重要的方向」。
台青、上海全敏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高詮曾在2020年參加過上海兩岸青創大賽,他認為這個比賽在大陸華東地區很有歷史,鼓勵青年利用比賽獲得曝光。到上海金山發展13年的他指出,近年大陸從世界工廠變成世界市場,台青發展的方向因而從過去的生產製造行業向服務業移轉。例如前幾年很多台灣人到大陸經營奶茶店,最近則流行起台式滷肉飯。
上海市金山區委常委張恂致詞時表示,金山正在打造兩岸青年創新創業「強磁場」,高新區匯聚生命健康、智慧製造、新一代訊息技術三大產業生態,加上人才政策、灣區高新區、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等,為兩岸青年提供從落地到市場拓展的全鏈條支持。
另外,上海(金山)海峽兩岸青創基地同日進行新址啟用儀式,號稱擁有3000平方公尺的孵化空間、23間獨立辦公室及共享座位、會議室等。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