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房地產持續不振 前2月中國地方賣地收入銳減15.7%

本文共627字

中央社 台北27日電

土地出讓收入向來是中國地方政府重要的財政收入,然而房地產動盪、經濟不振令土拍市場遇冷。據中國財政部資料顯示,今年前2個月的土地出讓收入年減15.7%。市場預估,今年多個省市全年的相關收入仍會衰退。

受到房地產監管等政策影響,加上大型房企面臨龐大的債務壓力,令經濟情勢雪上加霜,使得中國房地產開發商買地更加謹慎,連帶令地方政府仰賴的「土地出讓收入」持續下降。

據第一財經報導,中國財政部近日發布的資料顯示,去年全年土地出讓收入較2023年下降16%,而今年前2個月的土地出讓收入約人民幣4744億元(約新台幣2.16兆元),年減15.7%。

報導指出,去年除了黑龍江、雲南、天津、內蒙古、新疆、寧夏、湖北等省的土地出讓收入保持正成長外,其他省市的土地出讓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報導引述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分析,從目前資料及市場表現來看,區域分化的特徵明顯,一線城市的土地出讓金成長速度和溢價率明顯高於其他城市,顯示當地市場率先「止跌回穩」。

另據中國房地產研究機構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在中國300城中,一線城市住宅用地出讓金年增幅度最大,為57.6%;二線城市住宅用地出讓金年增30.9%,三四線城市僅年增9.9%。

由於外在條件不同,因此各個省市具體情況不一,報導指出,江蘇預計今年的土地出讓收入為5900億元,年減19%;浙江預計土地出讓收入約4420億元,年減6.4%;廣東今年土地出讓收入預計約3000億元,年增10.6%。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關稅戰下中國官媒信心喊話 稱中共黨中央早有預判
下一篇
國台辦主任喊話 宋濤:持續擴大兩岸交流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