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722字
AI時代下,勞動結構隨之調整,一方面AI人才稀缺,但另一方面,當前許多職位正在被AI替代。而學校擔負教育源頭,其功能、目的、與社會關係也重被提起議論。今年以來復旦大學正因為進行校園改革,壓縮文科生比例引起社會沸騰熱議,位居議題風口上的大陸全國人大代表、復旦大學校長金力在大陸兩會期間接受專訪,針對大學功能、AI人才培育進行了闡述。
靈魂拷問:大學為了誰存在?存在目的是什麼?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本文共2722字
AI時代下,勞動結構隨之調整,一方面AI人才稀缺,但另一方面,當前許多職位正在被AI替代。而學校擔負教育源頭,其功能、目的、與社會關係也重被提起議論。今年以來復旦大學正因為進行校園改革,壓縮文科生比例引起社會沸騰熱議,位居議題風口上的大陸全國人大代表、復旦大學校長金力在大陸兩會期間接受專訪,針對大學功能、AI人才培育進行了闡述。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完成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