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80字
大陸海關總署官網最新顯示,根據2020年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國大陸授予美國肉品工廠輸出大陸的註冊資格中,有一千多家工廠的資格已經在16日失效,恐將衝擊美國肉品對大陸的出口。
美國農業部說,中國未回應美方關於續簽工廠註冊資格的多次請求,這可能違反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在美中再度爆發貿易戰之際,這也被解讀為大陸對美反制的又一舉措。
路透報導,大陸政府要求外國食品出口商必須要在大陸海關註冊才能在大陸銷售。美國各地的豬肉、牛肉和禽肉加工廠,包括泰森食品、史密斯菲爾德和嘉吉等大型生產商的註冊狀態,已在16日由「有效」變成「已到期」。
這些工廠的產品輸陸資格都是在五年前根據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而獲得批准。
報導指出,這次對大陸出口資格失效的美國肉品廠約占總數的三分之二,恐對美國肉品進入大陸市場造成限制,並導致價值約50億美元(新台幣1,649億元)的貿易損失,這對美國農民無疑又是一項打擊。
大陸本月初已針對約210億美元(新台幣6,928億元)的美國農產品包含雞肉、小麥、高粱等加徵最高15%的報復性關稅,作為對重返白宮的美國總統川普第二度對大陸商品加徵10%關稅的反制。
去年,美國是大陸第三大肉品供應國,僅次於巴西和阿根廷,進口量59萬噸,占大陸肉品進口總量9%。路透先前引述美國肉類出口聯合會發言人舒勒表示,美國農業部已將農產品到期議題作為與北京討論的優先議題。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