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陸近300家銀行急囤錢 負債端壓力仍未緩解

本文共789字

聯合報 記者黃雅慧/即時報導

大陸銀行業各家機構近期密集披露2025年同業存單發行計劃,備案規模較去年大幅增加超人民幣6兆元。分析認為,銀行負債壓力難以緩解,尤其是國有股份制銀行的負債壓力凸顯,導致存單供給井噴,降准預期仍在。

和訊網引述Wind數據統計,截至13日,大陸已有299家銀行公布同業存單發行計劃備案,合計規模人民幣32.70兆元,較去年大幅提高人民幣6.57兆元。其中,國有大行、股份行同業存單發行備案額度增長較快,合計佔比超六成;中小銀行備案額度相對平穩。

具體而言,大陸六家國有大行合計備案額度人民幣10.77兆元,備案額度較去年增加3.38兆元,增幅45.74%,佔全部已披露備案額度的32.94%。其中,工商銀行增幅超80%最多,較去年的1.24兆元增加1兆元至2.24兆元;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備案規模增幅也均超50%。

對於前述現象,中信證券研究團隊指出,商業銀行提升備案額度反映主動負債需求顯著提升,預計2025年同業存單供給將延續強勁態勢;浙商銀行分析人士指出,銀行負債壓力難以緩解,尤其是國有股份制銀行的負債壓力凸顯,綜合作用導致存單供給井噴。

第一財經報導,資深券商研究人士分析,大陸銀行存款流失比較嚴重,而且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包括同業存款新規在內,去年一系列監管規範舉措對銀行負債端影響較大。年內來看,考慮到社融規模增長需要,銀行在信貸投放和地方政府債承接等方面都需要彌補資金缺口。

但據大陸央行最新披露的金融數據顯示,2月M1(狹義貨幣)增速有所回落,M2(廣義貨幣)與M1剪刀差擴大。存款增速明顯提升。同業存款方面,去年第4季大幅流出的非銀存款在2月有了大幅增加。

第一財經報導,對於2月存款增速反彈,機構人士分析,銀行存款流失情況有所改善,降准緊迫性或降低。但考慮到資金面仍偏緊,負債端壓力緩解可能仍需要一定時間。綜合信貸需求恢復不及預期等因素,市場對降准降息等政策預期分歧加劇。

圖為中國一家銀行的行員正在清點人民幣存款。(路透)
圖為中國一家銀行的行員正在清點人民幣存款。(路透)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英國財政大臣:應與中國建立合作關係 而非設置貿易壁壘
下一篇
美中貿易戰 大陸手中有哪些反制奇招可以讓美國害怕?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