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外部挑戰陸如何拼金融強國?前人行副行長稱從四點著手

本文共813字

聯合報 記者黃雅慧/上海即時報導

大陸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在2023年首度提出「金融強國」概念,不過在當前複雜嚴峻的國際情勢下,外界關注相關目標如何推進,大陸全國人大代表、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前人行副行長、南開大學校長陳雨露在大陸全國兩會期間以書面回覆本報採訪指出,要從金融安全、堅守服務實體經濟、穩人民幣匯率與共建包容國際金融體系等四方面著手。

陳雨露指出,金融強國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全球經濟復甦乏力、地緣政治衝突加劇、國際金融市場波動顯著上升,中國在建設金融強國的征程中面臨多重內外部挑戰。

對於前述挑戰,陳雨露指出要從四方面著手:第一,是系統性思維築牢金融安全防線。要穩步推進房地產行業調整、地方隱性債務及中小金融機構風險的防化,建立科學有效的風險管理體系。具體而言,有三個作法:一是精準施策與市場自我修復相結合,保障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二是通過制度約束與市場化協同,穩妥進行地方隱性債務化解;三是分類施策與科技賦能並舉,有效進行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

第二方面,陳雨露指出要堅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原則。從國際金融歷史教訓來看,脫離實體經濟的金融繁榮終將泡沫化。因此中方對金融脫實向虛始終保持高度警惕,所以會通過結構性改革和科技賦能提升資源配置效率,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做好科技、綠色、普惠、養老與數字金融等五篇大文章。

陳雨露表示,第三方面則是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是平衡內外部均衡的戰略抉擇。中方將完善外匯衍生品市場,培育市場主體風險管理能力,穩慎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使人民幣國際化與匯率市場化協同發展。

陳雨露指出,第四方面為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反對金融霸權,推動共建包容性國際金融體系。中方作為全球金融治理的重要參與者,始終倡導多邊主義,反對單邊制裁和「金融霸凌」,致力於維護國際金融市場公平穩定。針對某些國家濫用金融工具實施「長臂管轄」,中國採取反制措施維護合法權益,同時呼籲國際社會共同抵制非法單邊制裁。

大陸全國人大代表、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前人行副行長、現任南開大學校長陳雨露...
大陸全國人大代表、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前人行副行長、現任南開大學校長陳雨露在大陸全國兩會期間指出,中方要從金融安全、堅守服務實體經濟、穩人民幣匯率與共建包容國際金融體系等四方面著手推進建設金融強國。圖取自新華社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美駐智利大使提名人稱「讓中國得不到資源」 陸使館批「新門羅主義」
下一篇
人民幣跨境支付 東南亞進擊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