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44字
大陸昔日房企巨頭綠地集團近日宣布成立新能源汽車出口公司,稱將依托進博會資源,構建國際化經營體系,打造百億級新能源汽車出口平台,力爭在未來三年實現年出口10萬輛、年銷售規模人民幣百億元。此前綠地才預計2024年年度虧損130億元到110億元。顯示大陸房企正在另闢賽道,同時轉型輕資產。
中國經營報報導,綠地控股證券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會新進入汽車出口業務,主要是因為有綠地全球貿易港,而綠地本身進出口這塊業務,現在是將原來的賣車業務和現在進出口業務兩方面結合起來。
華夏時報報導,該平台首個出口訂單目前已成功簽約,將以全球熱門車型為主,銷往西亞、中東等地區,共計5,000輛,總金額約7,000萬美元。
綠地集團董事長、總裁張玉良認為,當前,綠地正以「二次創業」的進取精神,提升老賽道、開闢新賽道、推動轉型發展,奮力開創新的發展局面。
但業內認為綠地選擇汽車出口做二次創業充滿挑戰,有觀點認為,大陸汽車出口面臨著原材料價格上漲、貿易摩擦、匯率波動等不確定性,這些因素可能會對中國汽車出口的成本、競爭力和市場穩定性產生影響。
事實上,綠地之前已涉足汽車業務,天眼查顯示,綠地汽車服務(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12月24日。而綠地控股2024 年半年度報告也介紹,其汽車服務業立足於傳統4S店業務。主要銷售的汽車品牌包括勞斯萊斯、瑪莎拉蒂、保時捷、BMW、 MINI、富豪等。但受到車市激烈價格戰,綠地的4S門店也在減少,綠地截至2023年12月共在17個城市設立37家4S店,但截至2024年6月末,門店減少至32家。
綠地創立於1992年,為大陸特大型企業集團,形成「以房地產、基建為主業,金融、能源、消費等產業協同發展」的綜合經營格局。但近年陷入虧損境地,2023年虧損人民幣95.56億元,當時綠地解釋稱,受到地方債務壓力大、房市低迷等因素影響導致營收下降。
對於2024年度仍將出現虧損,綠地坦言,受資產價格下行、公司加大促銷去化力度、部分項目開發週期延長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基於謹慎性原則,公司部分房地產項目擬計提減值準備。
據綠地控股發布《2024年第4季房地產經營情況簡報》顯示,2024年全年實現銷售面積654.0萬平方公尺,年減38.2%;銷售金額人民幣639.26億元,年減42.7%。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